【香港商報網訊】立冬過后,綏寧縣金水灣生態休閑農莊客聚如潮,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像這樣的場面,農莊已是常態。該農莊聘請的員工中有35人屬于貧困戶,農莊已有茶葉採摘基地、蔬菜種植基地、東山花豬養殖基地,帶動貧困戶人數700人以上,貧困戶年增收3500元以上,老百姓真真正正得到了旅游扶貧的好處。
綏寧縣位於湘西南, 生態良好、風光優美、民俗獨特,縣域旅游資源總量豐富、資源品質甚高、區位優勢明顯、發展機遇絕佳。經過多年的探索開發和精心耕耘,該縣以鄉村特色旅游資源為依託,以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為目標,把旅游業作為帶動全縣脫貧致富的引擎產業來抓,走出了一條“旅游扶貧”的新路子,成為綏寧縣扶貧攻堅的生力軍。2018年,全縣共接待游客291.5萬人次,同比增長14.93%,實現旅游收入21.6億元,同比增長13.6%。
近年來,該縣高度重視旅游扶貧工作,成立了旅游扶貧領導小組,各部門明確了分工,領導小組負責旅游扶貧工作的領導協調推進。三年來,組織召開了多次次專門會議,并現場辦公,研究了旅游扶貧的項目建設問題,對旅游扶貧工作進行了專門部署。
每年初,都制定旅游扶貧工作計劃。2017年3月份,縣政府辦公室更是下發了《綏寧縣爭創全省旅游扶貧示範縣工作方案》的通知,并上報到省旅發委,進一步明確了到2020年旅游扶貧工作的目標、重點、行動計劃和工作措施。
通過對旅游資源進行認真梳理和反復督查核實統計,目前,綏寧縣共28個村納入旅游扶貧範圍,有花園閣、大園、插柳、六鵝洞4個旅游扶貧重點村。為解決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問題,除縣財政投入外,2017年爭取大湘西精品線路資金150萬元,2018年爭取大湘西精品線路重點縣,獲得省支持800萬元。
如今,全縣旅游重點村已建在建廁所17座,寨市至上堡旅游公路沿線配置垃圾桶,花園閣村環島旅游道路已經建成,交通部門完成投資460萬元,興建了風雨橋、戲樓、長廊、碼頭、森林劇場,發展觀賞荷花100畝,六鵝洞村建設了停車場、寨門。
大園村近年來先后投入640萬元,建設了、演藝中心、游步道、標誌系統、廁所和垃圾桶。上堡村通過侗寨申遺,完成投資3000萬元,建設了游客中心、鼓樓、風雨橋、寨門、薩壇、游步道和建筑風格整治。
從2016年開始建設插柳文化藝術園,目前已投資700多萬元,建成美術館、文化廣場、藝術家工作室、停車場、藝術餐廳、藝術客棧、廁所,其中藝術客棧均由插柳村貧困戶的住房改造而來,一次性接待游客和寫生學生容量超過300人。
為改善插柳村基礎設施,2016年投入200萬元修建了村里主干道、安裝了自來水,實現了光纖入戶。2017年投入200萬元,種植觀賞和採蓮結合的荷花300畝,發展油菜1000畝,建觀荷棧道100米,同時對河道進行了清理。插柳村旅游扶貧工作成效作為省定典型案例。2018年還投入360萬元,做好了美麗鄉村和藝術園建設規劃,目前正在全力招商。
綏寧縣在加大力度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2017年,落實獎補46萬元,2018年爭取大湘西精品旅游線路特色民宿、家庭旅館獎補資金72萬元。指導旅游村農家樂、家庭旅館、特色民宿的客房、廁所、廚房建設,美化院落,提昇接待條件,開展星級旅游接待場所創建。至此,全縣床位已經發展到4200個。
在景區中,特色民宿、家庭旅館、農家樂通過面向貧困戶用工、購買貧困戶食材,促進了所在村群眾收入增長。如上堡村特色民宿、家庭旅館發展到26家,其中上堡故事民宿採取面向貧困戶用工、購買食材、柴火、慰問,組織民俗表演等方式,2017年到2018年開支18萬元,直接帶動6戶貧困戶增收,慰問貧困戶29戶。
在實現文旅融合,實現旅游業態增收之后,綏寧縣又把目標瞄準建立利益鏈接上。縣旅游局力抓旅游村鄉村民俗表演隊伍的指導、培訓、支持工作。2018年投入10萬元,對西河、鐵杉林、花園閣、六鵝洞四個村苗族侗族文化民俗表演隊進行獎補。目前,鐵杉林村民俗隊能堅持每周定期表演。有9戶參加民俗表演隊的貧困戶通過民俗表演收益,2017年,最高達3200元,2018年最高達2300元。
鐵杉林村還通過黃桑景區漂流補償,共有96戶貧困戶收益。7戶貧困戶參與黃桑漂流護航工作,月收入3000元,3個月收入最高達9000元。
8月中旬,在花園閣村舉辦了苗繡技術培訓班,60名農村婦女初步掌握了苗繡技術,并與銷售商達成了繡品銷售意向。
六鵝洞村有7戶貧困戶通過參與旅游收益,戶年收入最高的達1.6萬元。
插柳村有54戶貧困戶通過荷花種植的土地流轉、務工收益,戶收入最高的達4000元,另外5戶貧困戶藝術客棧收益,戶收入最高達10300元。
綏寧縣通過加大投入,發展民俗新業態、促進文旅融合、建立利益鏈接等措施,逐步實現了鄉村振興,切實抓好了旅游扶貧。我們堅信,有了鄉村旅游,山區的山將不再窮,水將不再惡,人也一定會更美,這是綏寧旅游產業這棵大樹給貧困老百姓帶來的福祉,是鄉村人民的福音。(劉洗涌 李斌 劉登科 楊亞林 彭繼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