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在恢复古村活力、延续传统文化、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实践中,古村旅游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江西金溪县犹如古村圈里闯出的一匹黑马,历次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名录中都有诸多古村上榜,又通过"数字遗产中国行"活动、拯救老屋行动、"爸爸去哪儿"节目拍摄等名声渐起,竹桥古村亦成为江西古村游中继婺源之后的新兴翘楚。金溪传统古村落保存好、类型齐、价值高、影响深,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亦有"金溪归来不看村"之说。在2018年江西省旅游发展大会期间,金溪的国家4A级景区竹桥古村打造了一场沉浸式体验之旅,让现场来宾及游客体验了一回"穿越明朝",让古村旅游又有了新亮点。金溪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究竟是怎么做的?通过此文可知悉一二。(注:本文根据金溪县旅发委主任胡军民在2018年江西古村学社年会上发言内容整理)
金溪县旅发委主任胡军民在江西古村学社年会上发言
我是金溪县一名旅游工作者,对古村其实是不太懂,本不敢在各位专家学者面前班门弄斧,但是为什么现在来谈论它呢,一来因为工作便利我经常接触古村,二来因为现在金溪古村已成为了一种现象,那我就把自己在工作中所了解的一些东西跟大家分享一下,主要谈谈金溪古村宣传和保护利用的情况。
宣传方面,我谈谈三点情况。
第一点,为什么要宣传?我们为什么来宣传金溪古村?金溪古村有什么可值得宣传的呢?这里我先告诉大家三组数据,第一,人们常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在抚州市一共有5个,其中有3个就在我们金溪(竹桥村、浒湾镇、东源村);第二,2017年全省有50个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我们金溪一个县就有15个,总共有了21个(婺源23个,目前省内数量最多),我们2017年一口气又申报了51个,预计2018年会有20个左右获批;第三,金溪格局完好的古村落有102个,遗存11633栋古建筑,而婺源保存的古建筑4000多栋。另外还有件事,省领导批示,以赣派建筑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由传统村落较为集中的金溪、婺源还有青原三个县区联合申报,办公室设在金溪。所以说从这几个点去看的话,金溪是值得去宣传的,也有可宣传的东西。
我们要把江西古村游的大格局做出来,那就是--北边看婺源,看徽派建筑;南边看客家建筑,看那些围屋;中部看以金溪为首的赣派建筑。很多人误以为江西建筑也是徽派建筑,包括眼下江西各个地方在做新农村建设、做环境整治时,都把屋子仿徽派做马头墙,都刷白墙,殊不知赣派古建是有自己的特点的。曾经有过关于"赣派建筑"还是"赣风建筑"的争论,有人觉得历史上从来没有这种提法,可是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去整理、去发掘,去定义建筑派系呢?赣派建筑和徽派建筑肯定会有相似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把它发掘出来,我们并不是要去比高低,比强弱,我们是发掘自身的特点,对比两地居民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承、审美情趣等等,通过对比总结赣派建筑的特点。在这个方面,我们抚州,尤其是金溪做了大量的工作,金溪已经逐渐成为了赣派古建复兴的领军代表,这无疑将增强我们江西人的文化自信。
有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事,1月18日正式开业的奢华酒店养云安缦,它是花了十年的时间,投入33个亿,将我们抚州的古建筑迁到了上海。赣派古建迁到上海,被打造成全球定价最高的精品住宿,定价6000元一晚起步。虽说古建遗产外流很令人痛心,但是十年前如果他们没有做这件事,也许这些古建会破坏得更厉害甚至荡然无存。不过,凡事有利有弊,养云安缦明确提出这是赣派建筑,主体架构是典型的赣派建筑"方盒子",它让大家知道还有一种建筑叫做赣派建筑,安缦是赣派的古朴与奢华的结合,这又是一个很好宣传赣派建筑的机会。
第二点,宣传什么?我是一个旅游工作者,有人戏说旅游局是忽悠局,但是市场不会允许你胡乱忽悠的。如果全忽悠,本来我们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通过讲段子、编故事,庸俗化、低俗化反而会显得我们没有文化;但是我们又不能光讲文化不接地气,没有人来关注你也不行。所以我就希望能把专业的东西给通俗化,在讲解中做到深入浅出。我们正在请专业人士帮我们做这个事情,把赣徽差异、赣派特点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在讲解过程让游客通过古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太专业的可能达不到,但争取尽量不说外行话。
我在工作中梳理了几点赣徽建筑的差异,说得不好请提出批评指正。比如说这个风火墙,赣派建筑基本很平实,而徽派建筑更多的是飞檐翘角;比如说我们的墙面,婺源是典型的白墙,我们金溪、临川这边基本上都是灰色为基调,并以青石板做墙裙,武汉大学王炎松教授把金溪的这些建筑称为"低调的奢华",试想如果你在婺源看到的墙,能够看到墙的勾缝、工艺和材质吗?你看到的都是统一刷白的面子而不是里子。但是在我们金溪可以看到,墙裙厚不厚,材质是好不好,工艺精不精,勾缝细不细,明砖厚,清砖秀,各种特征一目了然。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虽说我们江西人不张扬,但还是很自信的。
有学者提出,为什么金溪的古村能保存得这么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材质。我们有一个地方叫做印山村,当地有种石材就跟豆腐一样容易切割,容易雕刻,但时间长了之后它又坚硬无比,不像一些红石容易风化。所以金溪的古建筑保存下来的比其他地方要多。再说说中轴线的问题,有些专家学者来我们这看过之后就说,金溪每一栋的古建筑都能找到它的中轴线,这个是其他地方很难看到,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宫廷建筑都讲究中轴线的,但是民居也规划中轴线的就很少见。还有一点就是说我们金溪很多建筑都有明确的纪年和家谱,有利于研究者对比分析出金溪古建的断代,不像有些地方破坏得很厉害。
王炎松教授尤其钟爱金溪古村,逢年过节一有闲暇都会来我们金溪,他来干什么呢?他就是不断来体验,不断来对比,不断发现出新东西。对比出新知,比如大家探讨到的粮仓,如果我们江西就一座粮仓,你去研究,没有对比怎么行;在金溪从元代,到明代、清代它都有一些确切纪年的东西,所以,专家学者特别喜欢来金溪寻找穿越时光的惊喜。
第三,怎么来宣传?经过一批学者专家不断地研究,出版了一系列关于金溪古村落的丛书,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2016年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和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数字遗产中国行"活动在金溪开展时,与会专家学者签署的"金溪共识"中给予公论:金溪拥有全国以县域为单位数量最多的明清古村落群,这些独具特色、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资源,可谓"没有围墙的传统村落博物馆群"。而且那个时候梁思成的关门弟子郭黛姮先生,她以八十多岁的高龄,两次到我们金溪来看,看了之后内心激动不已,她说真没想到金溪有这么多遗存的东西。通过专家如此权威的认定,我们就有了底气。虽然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数字遗产中国行",但是这个活动在高端和专业层面上把金溪推了出来。通过专业化我们先确立了江湖地位,接下来我们通过娱乐化来广泛传播。
当年正好芒果TV《爸爸去哪儿》节目组来江西选点,我们想法设法请他们在金溪竹桥古村拍摄,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不可否认这个节目有着强大的传播力,现在周边旅行社的宣传单上,写的是"《爸爸去哪儿》拍摄地"竹桥古村,如果竹桥古村前面冠以"雕版印刷地",可能感兴趣的人就不多了。大众传播必须要娱乐化,老百姓会关注这些。后来我们在竹桥将节目剧照放在村子的广场上,大家就会凑上去看,会讨论这个是哪个明星,那个又是哪个小孩,这是很有意思的。
宣传媒体也很重要,我们在南昌机场、鹰潭高铁站、沪昆高速上也做了广告宣传。所以无论你坐飞机也好,坐高铁也好,还是走高速也好,都能有机会看到我们的旅游宣传。通过这些方式,让别人感受到我们在做什么,而且我们现在还在金溪到抚州的城际公交车身上做宣传,你会在抚州的火车站和汽车站看到这些有着精美画面的城际公交。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竹桥古村(摄影:熊娟)
接下来我再谈谈古村的保护情况。
黎川县的木兰乡长在2017上半年的时候很苦恼,她在为中田古村申报中国传统村落的过程中,没有专业指导,自己动手去做申报材料,走了不少弯路;据说东乡还有村民个人想办法来做申报材料,那就更难。而在金溪,政府拨专款请专业团队来做规划、做申报材料,这个是需要领导层面重视的,所幸的是金溪历任领导都很重视,而且我相信以后的领导,会更加重视,因为古村保护已经形成了洪流,这股潮流已经过来了,政府理应顺势而为,且保持理性的担当,在这股潮流中找到合适的位置而有所作为。
金溪县目前形成的这个氛围是很好的,还有一个我觉得很有幸的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有一项叫做"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我们争取到了,基金会将在两年之内投入四千万对金溪的老屋进行抢救。这个项目不是把古建修得高大上,而是把面临破毁的房屋,简单地进行维护,不让它倒掉。这个计划是需要村民自愿参与的,如果老百姓自己都不爱,全指望政府、基金会来投钱这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村民提出保护申请,做好规划,自己是要出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资金,其它资金才能由基金会和政府来解决。
如果古村过度开发,商业化太浓会带来巨大的利益,利益越大矛盾越多,也就造成村民契约精神淡漠,对古村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每家每户都想将利益最大化,思想也得不到统一,对整村开发保护造成很大的麻烦。
我们找了一个村子试点,这个村子一共23户,村民已经都搬到新村去住了,这个古村交由政府托管,我们有这四千万,可以按规定用作简单的维护,村民要把整村设计权利交给政府,由政府去找投资者,找到投资者之后再来与村民协商合作模式。政府就是做媒人,一手托两家,这个媒人就做得称职。这样的模式如果成功,对金溪古村保护开发的整村推进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贴山临水、秀美婉约的珊珂村(摄影:张建辉 逍遥)
刚才讲的是对古村的保护,现在我们讲一下利用的问题。
有一对外地来的小两口,丈夫是长沙人,妻子是安徽人,在我们一个古村跟村民协商,花6万块钱租下了一栋三进的古建筑,租期30年,又花了20万进行修缮,他们将一些收藏的古董放在房子里作为展示,同时这屋子又作为村公共场所,村民可以进来免费参观游玩。他们自己另外在这个房子旁边的空地上用麻石垒起来建了一栋房,作为自住休闲的场所。但是他说并没有打算赢利,我建议说希望你要有赢利能力,只有你赢利了,才会吸引更多的能人来金溪各个古村搞文创基地。
在我心里有个梦,别人会觉得我是异想天开。当时到莫干山那去看,莫干山做的是"洋家乐",主要是依托生态资源遍地开花做民宿。我就想,金溪既然有100多个古村,完全可以做"古村乐"啊,不需要太多,一个村里引进一两家就够了。因为如果只是简单地将老屋子改造成民宿的话,很难让游客冲着这个民宿来。一定要有各类文创产业集聚在金溪而又散落于各个古村,有文化、有文艺、有文创,金溪的"古村乐"才有可能在国内独树一帜。
古村的利用方式我归纳了一下,首先是将古村打造成旅游景区,竹桥古村、浒湾古镇和红色后龚现在形成了一定的气候,算是成长中的景区了。但是更多的古村呢,你能都作为旅游景区打造吗?这是不现实的;其次,我们通过新农村建设,挖掘金溪古村文化,将维修后的古祠堂、古建筑打造利用为"村史馆"、"民俗馆"和"文化展示馆"等,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传播;还有就是发展文创基地,吸引陶瓷、美术、古董修复等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古村,发展文创基地,并形成特色民宿以及各类精品书吧、茶吧、陶吧等。充分发挥金溪古村落数量庞大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古村乐"特色。这个很重要,将来会是我们保护利用古村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以上模式提升全县古村保护和利用价值,实现"金溪处处有古村,古村处处有利用"的旅游环境,在江西形成"北看婺源,南看客家,中看金溪"的古村游格局。
蒲塘村的明代"名荐天朝"坊镌刻圣旨全文国内罕见(摄影:逍遥)
最后,我再讲一讲古村保护和利用的关键。
古村修复好了,谁来使用?古村做了利用,谁来经营?所以说,这个关键在于人。
在金溪有一个被许多媒体都关注到的年轻人南宫琦。他是金溪何源村人,大学是学建筑设计的,而且古文底子深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大学毕业后他原本在上海发展,但是能带动家乡发展是他的梦想,于是在各种机缘下,他回到家乡来建造民宿,并努力带领全村搞乡村建设。这期间,他带领村民把公共设施、建筑、公共文化都要进行改造,办了很多实事,也吃了很多苦头,也遇到一些村民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但大的趋势已经显露,尽管千难万难,他还是一直在做着,这是很值得认可的。
古村为什么被破坏,我归纳为农村精英在流失。古代农村人出去为的是更好的回来,那时候讲究落叶归根,讲究光宗耀祖,讲究反哺家乡,在外为官为商,回来修桥修路,修祠堂,建设家乡管理家乡,这都是古人做的事情。现在为官为商,精英都在往外流失,不会回家。不回家会形成什么呢?村子里没有精英在管理,形不成权威。竹桥古村上门楼处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些古村的乡规民约,规定东西都是不能乱放的。但是在我们开发古村之前,东西都是胡乱摆放的,谁管呢?村子里都是老人小孩。我们希望在开发过程中能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能人,出现精英不断反哺,古村才有可能出现改变,甚至裂变,古村的保护利用才有希望。
也许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旅游工作者,从我工作需要,我希望古村搞旅游搞得非常火爆,商业化越重越好。但是回过头来你再去看婺源看周庄,你会觉得还有古村本来的味道么?所以从我内心来讲,我又特别希望这个古村在商业大潮中,要保持清醒,不要过度开发而丢了初心。幸运的是,在金溪,县级领导层面早已达成了共识,一定要保护好古村落。在古村学社的丰城研讨会上,我曾借用我们县长对古村保护利用的"五原则"发了言:不做摇钱树,要做传家宝;村内做减法,村外做加法;保护筋骨肉,传承精气神;吸引外来客,留住原住民;不砍三板斧,要做长远计。金溪始终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为先、传承为本、利用为要"的思路,探索总结传统村落保护的"金溪模式",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做到"不丢,不倒,不漏,不暗,不脏,不乱",我想,再过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金溪的古村一定比那些现在看似热闹的古村景区更有价值、更有韵味!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