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市州简讯

阳卫国:打造株洲“中国动力谷”高地 智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18-03-07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电力机车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产品出口世界四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中小航空发动机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时代”自主品牌混合动力公交车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参加湖南代表团小组讨论会时,谈起“中国动力谷”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如数家珍、信心满满。

  株洲,一个位于中国中部且非省会城市,在工业制造强者如林的中国,何以全面叫响国字号品牌、打造“中国动力谷”新高地?为此,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在深度观察后采访了阳卫国代表。

  时代大势:一座制造动力的城市必须当好动力制造转型升级的领头羊

  众所周知,我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涡扇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株洲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190多项“第一”。但在铸就工业辉煌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掣肘问题。

  同其他老工业城市一样,株洲背负着沉重的转型升级压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迫在眉睫。

  如何在新经济的浪头弄潮?如何避免底特律式的衰败?

  株洲的答案是:谋势而动,顺势而为。一座制造动力的城市必须当好动力制造转型升级的领头羊。

  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系列战略背景下,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的发展战略,时代鼓点下,株洲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实力雄厚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优势明显的通用航空装备产业以及后来居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几十年的工业沉淀及人才积累,成为株洲打造“中国动力谷”的实力和自信。

  几经酝酿,承载着株洲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理想的“中国动力谷”构想横空出世:以转方式、调结构为宗旨,以最先进的机车牵引引擎、最强大的航空动力引擎和最环保的汽车动力引擎为核心助推器,着力打造以中国轨道交通城、中南地区通用航空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城“三城”为支撑的“中国动力谷”和未来的“世界动力谷”。

  “中国动力谷”包含三层含义,“中国”代表国家级水平,“动力”代表产业特色,“谷”代表创新创业的集聚平台。

  “中国动力谷”以战略聚焦为前提,对接“中国制造2025”。到2021年,三大产业产值将达400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产业2000亿元、航空产业1000亿元、汽车产业1000亿元。

  阳卫国在采访时说,株洲市委市政府“中国动力谷”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要求,特别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战略举措,无疑都是一种高度契合与主动担当,是株洲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产业报国情怀的积极表达,也是时代为株洲蓄积的动力之势定制的创新问卷,是必须当好动力制造领头羊的使命召唤。

  领先优势:株洲制造不断刷新“中国速度”“中国制造”的世界认知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株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做大做强制造业,推动“株洲制造”向“株洲创造”转变,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加速推进动力产业集聚发展,成绩斐然。

  我国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悬浮,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上路,国内首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生产线给世界一颗“中国芯”……“中国动力谷”不断刷新世界关于“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制造”的认知。

1

  2017年,“中国动力谷”“3+5+2”产业实现总产值2207亿元,增长11.3%,占规模工业比重70%。电力机车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产品出口世界四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中小航空发动机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时代”自主品牌混合动力公交车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15年,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突破千亿大关,成为全球轨道交通产业首个过千亿的地级市……

  产业的集聚,带来了人才聚集效应。

  近年来,株洲培育和引进了以刘友梅等11名院士为首的国家级高端人才433人,拥有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1万人,完成科技成果转化310项。

  与此同时,株洲在“招贤纳士”上不惜真金白银。

  为了给“中国动力谷”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撑,去年12月1日,株洲高新区发布《鼓励引进培育中国动力谷双创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确定每年提供5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个人最高可获得260万元补助,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享受1000万元资金补助。

  有了人才的支撑,“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逐渐成为株洲创新驱动的主阵地,引导“株洲制造”向“株洲创造”转变。

  磅礴来势:打造挺起中国工业制造脊梁的全球动力产业地标

2

  跳出既有成绩本身,株洲决策层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和谋划:将株洲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动力产业地标,挺起中国工业制造的脊梁。

  对此,阳卫国介绍,株洲市委市政府拟在四个方面发力“中国动力谷”。

  首先是在培育产业集群上下功夫。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在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车已有的三大动力产业基础上,加快引进其他动力产业及其相关联产业,引进研究机构、企业和要素交易平台。

  其次是在对外开放上下功夫。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进“对接500强、提升产业链”行动和“对接湘商会、建设新家乡”行动,迅速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热潮。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优势产能对外投资合作,把产能压力转化为合作优势。

  再者是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着力实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中车电器技术与材料工程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在轨道交通、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批标志性、原创性的技术成果。

  最后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赋予园区人、财、物、审批等方面更大权限。激活人才体制机制,设立全球动力产业专家人才库。健全要素市场体制机制,优先保障产业用地指标和产业资金,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也是在此次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清和透露,时速达160公里的“2.0版”快速磁浮列车计划今年年中下线。

  有理由相信,这必将再一次为“中国动力谷”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丨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贺弘联 张金东 制图丨邓琴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