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林麗青報道:航空快遞件是怎麼通過飛機運輸的?旅客下飛機後怎樣獲知托運行李信息?飛機上運輸的貨物和行李都經過了嚴格的安檢嗎?带着這些疑問,12月27日,參加南航2017年第四季度公眾開放日的市民和媒體記者首次走進南航位于廣州白云機場北區的國內貨站,深入了解南航智能物聯網。
當天,市民和媒體參觀的是南航位于廣州白云機場北區的國內貨站。該貨站建築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航空貨物處理設備,可處理超大超重、活體動物、鮮活易腐貨物、貴重物品、航空郵件等多種類型的空運貨物,年設計處理貨物能力可達80萬噸。而這個超過10萬平米的區域,依托南航自主研發的唐翼系統和貨物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建成了一個全覆蓋、高科技、高效率的智能物聯網。
每件貨物都有一個“身份證”
在貨站現場操作區,公眾體驗的第一個環節是貨物收運。為了更直觀地感受貨物運輸全過程,15位參觀者代表分3組模擬為3票“貨物”,每票“貨物”由5人組成,而每個人就是一件“貨物”,並被分發到一張貨物條形碼標簽。
據介紹,這個條形碼相當于每件貨物的“身份證”,被粘貼在貨物外包裝上。而每個接觸貨物的設備如集裝箱、拖斗、地磅等,也都有一個條形碼“身份證”。有了這個條形碼“身份證”,每件貨物從收運到稱重、裝上飛機起飛,再到航班降落後被貨主提取,每一個環節的運輸狀態、重量、是否通過安檢、放置在哪個設備上等信息,經由工作人員掃描條形碼後,被同步上傳到唐翼系統和貨物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中。由此,南航可以實時跟蹤管理每票貨物,並將其運輸信息准確、及時地反饋給客戶。而在以前,這些信息的傳遞主要依靠紙質運單。以2017年為例,南航通過實施電子貨運,一年大約可節省紙質航空貨運單140萬張。
目前,南航貨物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覆蓋了貨物進出港全部流程,涉及收單、安檢、收運、組裝、復磅、裝機復核、行李挑揀、平衡核查、關閉艙門、庫區拉貨處理、清點入庫、貨物提取記錄等環節,並在南航位于廣州、武漢、深圳、海口、烏魯木齊、哈爾濱、貴陽、長春等地的自營貨站全面運行,實現了操作自動化、管理智能化。
嚴格操作確保航班安全
隨着貨運收運體驗環節的結束,市民們來到安檢環節進行體驗。據安檢員介紹,南航對收運的貨物實行100%安檢,在庫區外的監控中心還通過安檢機遠程監控管理系統對貨物安檢進行“二道把關”。當2箱分別藏有催淚瓦斯和電擊器的模擬貨物通過X光安檢機時,一下子就被安檢員抓了現行。
“原來除了煙花、爆竹等易燃物,乒乓球、香水也會給航空運輸带來危險呢!”市民劉女士說。
當安檢員開始安檢時,貨物在系統中顯示的狀態就是安檢中。安檢結束後,系統中貨物的狀態會顯示安檢結束及安檢所用時間。
而通過了安檢的貨物,還需進行二次稱重,確保與首次稱重的重量數保持一致,繼而按照操作規范組裝、固定好,蓋上塑料防雨布,才能用拖車拉到飛機底下,並在飛機底下進行最後的信息核對,核對無誤後才能裝上飛機。而組裝貨物的集裝容器在使用前都必須進行檢查,保證處于適航狀態,同時貨物組裝時必須符合集裝容器載重限制的要求,不能超過飛機的貨艙地板承受力。
而貨物並不能簡單地裝上飛機,還需考慮配載。一架客機往往要運輸數百名旅客,再加上貨艙里的貨物和行李,要合理安排座位和貨物、旅客行李的擺放位置,才能保證飛機的重心在安全允許的范圍。
“旅客的座位經配載員計算好,符合安全規定才進行分配。如果旅客更改座位,將導致飛機的重心發生變化,極有可能出現安全問題。”南航資深配載員招展說,“有時候截止辦理登機手續了,有旅客尤其是團隊旅客還沒到,飛機的重心肯定會有影響。這種情況下,我們會重新制作載重平衡單,常用的做法是重新規划貨艙貨物的重量或位置,讓飛機重心達到安全范圍。”而貨機的配載平衡則遵循了與客機配載同樣的工作原理。
總之,航空貨物運輸過程中,無論是安檢、重量復核,還是組裝、配載,每一個環節都與航空安全息息相關,並得到嚴密的智能化監控。
物流狀態盡在“掌”握
“原來掃一掃條形碼就能知道這件貨物的信息啊。”一位市民說。在現場,市民只要用掃描儀掃描貨物的“身份證”——條形碼,系統就能即時顯示這件貨物的信息,包括運單號碼、品名、件數、重量、承運的航班號、運輸目的地、運輸狀態等。而不在現場又有需要的客戶可關注南航貨運微信公眾號(微信ID:CSNCARGO),點擊“信息查詢”,輸入貨物收運時分配到的運單號,查詢貨物運輸信息。
南航貨運系統還與地服系統實現了信息交互,在廣州白云機場乘坐南航航班出行的旅客,通過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登機牌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立即了解自己托運的行李信息,包括行李分揀、行李裝載、行李運輸等軌跡,像查詢快遞信息一樣追蹤自己的行李托運狀態。如果是經廣州中轉的“一票到底”的托運行李,也可以通過這個頁面查詢到托運行李的中轉軌跡。
據悉,此次開放日活動是南航在2017年舉辦的第四次開放日,前三次開放日分別向公眾和媒體開放了空乘培訓、飛機機身清洗和航空餐食制作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