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天津 > 本地新闻

天津武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唱重头戏

2017-12-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邢宝华报道:记者日前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京津卫星城,美丽新武清”发布会上获悉,天津市武清区坚持把该区发展放在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定位,以承接非首都功能为主攻方向,以“通武廊”协同发展为突破口,努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当先锋,当猛将,唱重头戏”。

  近年来,武清区把“通武廊”作为“试验田”,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2015年,三地签署了“通武廊”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全面启动“通武廊”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今年2月4日,签署了推进“通武廊”战略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明确八大方面合作内容,携手打造协同发展试验示范区。

  武清区区长戴东强表示,围绕深化落实“通武廊”战略合作协议,今年武清区全方位拓展合作领域,集中推进七大项、20子项年度重点任务,目前已有49个部门、镇街和园区对口建立了沟通机制,签署了教育、文化、科技、商务、警务、政法等合作协议55项,三地联合举办首届“通武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大型人才招聘、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京津冀青年企业家论坛等活动10余次,启动三地首批18名干部挂职交流,30个科技创新平台纳入《“通武廊”区域创新平台共享共用目录》,组建10个教育共同体,联手打击房地产市场违规及投机炒房、炒地行为,联合开展治安集中清查行动,11个“口子镇”对接合作全面展开,呈现出了合作领域加速拓展、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的良好态势。

  不但如此,武清区着力强化承接非首都功能的载体支撑,充分发挥武清开发区龙头作用,推动区内京滨工业园、汽车产业园、电商产业园、京津科技谷四个示范工业园发展水平提升,打造高村科技创新园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新平台。

  与时同时,围绕深耕首都资源、抓好首都项目承接,武清区确定了高端制造、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8大主攻方向,出台产业扶持、项目联审、季度攻关、定期考核等10余项制度办法,建立在京服务机构和队伍120余个,落实重点项目定期发办、每月对接洽谈和季度集中签约机制。2014年以来,累计引进北京项目6200余个、到位额617亿元,涵盖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商务、大数据等产业领域,中国铁路总公司行业服务基地、商务部大数据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特别是电子商务产业在武清加速聚集,目前已引进电商龙头及关联企业655家,年销售收入超1500亿元,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武清区还坚持创新驱动,提升协同创新水平。着眼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速聚集创新资源要素,积极推进首都科技资源引进和成果转化,累计合作高校院所达到80余家,引进实施北航智能制造研究院、京津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河北工业大学产学研创新基地等科技研发及高端产业化项目113个,其中75个项目来源于首都。狠抓科技型企业引进和分类培育,全区科技型企业发展到近9000家,科技亿元企业达到38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82家。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根本支撑,武清区大力开展人才引进培育工作,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慧聚武清”工程和本土人才培养“鲲鹏工程”,设立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办法,加大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培育力度,2014年以来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300余名。

[责任编辑:郑婵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