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天津 > 本地新闻

津河東區推出“翔東計劃”集聚高層人才

2017-11-0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邢寶華報道:日前,天津市河東區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研究出臺《關于實施“翔東計劃”加快集聚高層次人才的意見》,大力、大膽、大方、大氣引進培養高層次人才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為加快建設“活力之區、綠色之區、安全之區、文明之區”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河東區是天津市中心城區之一,因地處海河東岸而得名。河東區是中心城區連接北京和濱海新區的戰略要地,具有地處海河東岸、座擁天津站交通樞紐、緊鄰濱海國際機場的區位優勢;占據天津城市主中心、天鋼柳林城市副中心“一主一副”重要組成部分和“金貿河東”的功能優勢;擁有土地整理開發和工業老廠房等資源優勢;積蓄著漕運文化、廟祠文化、洋務文化、音樂文化等歷史文化優勢。這些優勢為河東區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近年來,河東區堅持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吸引了一批高層次人才到河東發展,截至目前,河東區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2.2萬人。

  當前,河東區出臺“翔東計劃”,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推進人才政策創新,實施十條“人才新政”,必將為河東區跨越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力度。對引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國內外院士和在世界一流大學終身教授等頂尖專家及其創新創業團隊,在市財政給予研發項目資助基礎上,按照“一事一議”原則制定支持方案,區財政一般給予不低于500萬元的經費資助。對經評審認定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團隊,給予30-100萬元經費資助,優先推薦申報國家和天津市“千人計劃”等重點人才工程,成功入選的,給予1:1配套資助,已享受區人才資助經費,視為配套資助,不足部分給予補足。對引進的其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給予10-30萬元經費資助。

  加大金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引進力度。對于注冊地和稅收戶管地均在區或注冊資本過億元且留區稅額100萬元以上的金融機構,引進的中、高級管理人員與核心專業人員,經認定,給予每人10-30萬元安家費,且按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區留成部分最高給予三年內100%的獎勵。對于在河東依法注冊且留區稅額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引進在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上市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中擔任過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等高級職務的經營管理人才,經認定,給予10-30萬元安家費。人才引進后,留區稅收年增長30%以上的,將留區稅收增加額的50%獎勵給企業。

  加大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人才引進力度。對各系統和各領域引進的全國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獲得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級中小學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領軍型醫學團隊、衛生專業技術領域學科帶頭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國家級優秀運動員及教練員等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團隊,給予10-50萬元工作經費和生活補貼。

  加大柔性引進人才力度。柔性引進一批具有較強理論和技術水平,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優秀博士、博士后來我區機關、事業單位掛職鍛煉。在本市高校就讀或任教的博士、博士后,給予每月2000元生活補貼,在外地高校就讀或任教的博士、博士后,安排住宿的給予每月2000元生活補貼,未安排住宿的給予每月4000元租房和生活補貼。與在河東依法注冊并納稅企業簽訂項目合作協議,參與企業重點課題研究,幫助企業進行重大技術轉化的博士、博士后,每月給予1500元生活補貼,補貼時間一般為一年。建立河東區人民政府特聘顧問制度,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為河東區人民政府特聘顧問,定期為我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并開展專題講座,給予特聘顧問每人1-3萬元聘請費和一定的講課咨詢費。支持鼓勵各單位借助外腦開展課題項目研究,并視情況給予1-3萬元經費資助。

  鼓勵社會各界推薦高層次人才。凡由個人推薦的高層次人才與我區用人單位簽訂5年以上正式協議的,經認定,每成功推薦一名獎勵推薦人2000-5000元,成功推薦3名以上的,頒發“伯樂”榮譽證書。支持和鼓勵人才中介機構等引進和舉薦高層次人才,對成功引進“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和“萬人計劃”人才、省部級領軍人才團隊的,市財政給予2-20萬元資金支持,區財政按照1:1比例給予資金獎勵。

  鼓勵培養本土人才。對區內人才經培養新達到外引人才標準,且做出較大貢獻的,享受外引人才同樣政策待遇(安家費除外)。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區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著力造就一批敢擔當、有作為、德才兼備的優秀年輕干部。不斷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進一步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加強重點領域“名師名醫工作室”建設,經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后,給予5-10萬元經費資助。鼓勵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對經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批的各類重點競賽活動給予1-5萬元經費資助。對由本區推薦獲得國家或省部級各類人才稱號和表彰的,經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后,給予1-5萬元資金獎勵。

  鼓勵開展人才評選表彰活動。對經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批的各類人才評選表彰活動給予一定的經費資助。每三年選樹一批專業技術突出貢獻人才,每人一次性獎勵1萬元。設立“河東區人才工作先進單位”等獎項,獎勵人才工作突出,并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單位。

  加強兩站一基地建設。鼓勵企業和研發機構設立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對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在我區注冊納稅企業,經我區審核確認后,給予30萬元經費資助。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在我區注冊納稅企業,經我區審核確認后,給予30萬元經費資助;對建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的在我區注冊納稅企業,經我區審核確認后,給予10萬元經費資助。

  全面優化服務環境。依托區人才服務中心,整合關系接轉、落戶、社保等服務事項,實現人才引進審批服務一站式限時辦結。著力引進具有競爭力、影響力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視情況給予5-30萬元場地補貼。加快推進人才公寓建設,配建或配租20套左右的公共租賃住房,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周轉性居住用房。引進的高層次人才隨遷、隨調的配偶無工作單位的,由用人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優先安排就業,區人力社保局負責推薦崗位。高層次人才隨遷子女,按照就近入學、優先安置原則,由區教育局提供區內公辦優質教育資源。

  增加人才工作投入。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投入增長機制,每年按照上一年度區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0.5%安排人才發展專項資金。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