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2004年,中國與東盟簽署《貨物貿易協議》,標志著自貿區建設進入實質性執行階段。同年,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中國南寧順勢誕生。14年來,東博會緊扣自貿區啟動、建成和升級版各階段進程 ,不斷提升展覽內容的專業化和服務質量,把11國合作的共識轉變為實踐,把需求變成現實的商機。
數據顯示,東博會舉辦13屆以來,東盟國家共使用展位1.4萬多個,參展企業總數多達上萬家。在這些參展參會中,東盟國家的咖啡、榴蓮制品、珠寶玉器等特色商品越來越多地走進中國市場;而中國的知名企業如柳工集團、中車株機、中國路橋等,也得以借助東博會平台走向東盟。僅第13屆東博會,就有6.5萬客商、89家采購商團組,簽署國際合作項目56個、國內合作項目110個。
據了解,為了讓企業了解雙方市場需求、傳遞自貿區商機,東博會近年來也圍繞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資源稟賦、產業結構以及自貿區合作進程來設置展覽內容,使參展參會企業的合作有政策依托、有市場需求,從而真正發揮了“春風化雨”的催化作用。
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表示:“我們將圍繞自貿區升級版議定書,積極打造升級版博覽會,進一步優化展覽內容,強化貿易投資促進能力,延伸展會價值鏈,提升經貿成效,為實現2020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助力。”
據悉,在東博會的助推下,中泰崇左產業園已引進入園企業86家,投資“窪地”效應日益凸顯;中國—東盟信息港落地重大項目共64個,總投資規模459億元;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項目已啟動,正積極推進中國—東盟港口城市之間的相互通航、港口建設等全面合作……以東博會為起點,這些項目正煥發出勃勃的生機,為打造升級版自貿區、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增添一筆筆靚麗的色彩。胡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