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市州简讯

從株洲將垃圾“變寶”看城市的精細化管理

2016-09-09
来源:香港商報

  株洲風景圖

  株洲風景圖

  【香港商報訊】記者唐學偉、蔣劍:城市精細化管理是場思維革命,是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有人生活就會產生垃圾。資料顯示,我國三分之一以上城市正身陷“垃圾圍城”的困擾。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日均產生生活垃圾動輒在1000噸以上。填埋?焚燒?如何保護環境,并兼顧發展與百姓的呼聲?著實是對“治理能力”的考驗。

  何謂垃圾發電?簡言之就是對燃燒值較高的垃圾進行高溫焚燒,產生的熱能,再使發電機產生電能。

  需要思考的是,類似于“垃圾發電”等本是惠民的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為何在許多城市,會“屢遭劫難”?各種“負面”消息還時常披露于報端?

  由此不難想象,作為湖南省首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會有“多艱難”?“這個首個”為何能在株洲“應運而生”?“這個首個”對全省、甚至全國的垃圾治理會有哪些示范作用?為此,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任省長時,于去年11月深入該項目調研。

  株洲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占地面積176.7畝,一期設計日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配套建設2臺1.2萬千瓦發電機組。

  “是否達標排放?垃圾資源如何利用?” 考察中,杜家毫提出了連串環保問題。發電廠負責人逐一作答:煙氣排放達到國家標準,二噁英排放達到歐盟2000標準。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年可焚燒發電1.08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36180噸標準煤。垃圾焚燒后的灰渣可加工生產人行道磚等市政建設材料。杜家毫說,株洲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為全省樹立了樣板,利于推動全省垃圾焚燒項目加快建設。

  株洲市委書記毛騰飛介紹說,株洲要努力實現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總目標。

  杜家毫指出,當前全省正在全面推進“兩供兩治”(城市供水、供氣;城市污水治理、垃圾治理)設施建設,株洲要爭做全省“兩供兩治”推進工作表率。

  于是有人就問,許多城市難以做到的事,株洲又是怎么辦成的呢?在株洲干了二十多年城管工作的市城管局副局長劉堅深有體會的說,不要怪市民素質差,其實,城市文明更多的是靠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優美的城市環境感染約束出來的,更多的是靠城市管理者與市民溝通互動出來的。多溝通、多傾聽、多整改,是株洲的一個經驗。他說,我注意到毛騰飛主持會議有一個習慣,就是認真聽,反復問,問完了,還到現場看。僅垃圾處理項目,毛騰飛主持的包括專家、市民在內的大小會議“不計其數”。有一次,他到現場查看、詢問,一直到晚上八九點鐘,在現場吃的盒飯。

  民意“溝通暢通”了,市民就融入到了城市管理之中。醴陵市委副書記劉海賓給筆者說了一件事,在“兩學一做”活動中,市縣領導到社區參加學習時,一位社區干部在講黨課時提出,請問做為一位黨員干部,如果你的“不檢點”、不文明行為,為老百姓所不齒,并被市民當面“斥責”,那么你會不會臉紅?這樣的學習將黨章和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與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身邊事相結合,對黨員干部很有“震撼”,對提升“做合格黨員”、做文明市民的“行為自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筆者在株洲親歷了一次“感受”,當時我與一位省直機關的朋友,行走在株洲的街頭巷尾,朋友有煙癮,抽完后,隨手丟棄煙頭。很快一位大媽叫住朋友,非讓他檢起煙頭不可。朋友很快意識到“嚴重性”,檢起了煙頭。目前,這樣參與株洲城市管理的注冊志愿者總人數達到53萬人。在株洲,志愿者和市民隨時可以將城市管理存在的問題,用短信或微信發給城管局,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發短信或微信的志愿者還能獲得50到100元的信息獎,現在個人每月獲得獎勵的最高能達到五千。

  在今年5月召開的湖南省委城市工作會議上,毛騰飛作典型發言時說,城市管理是篇大文章,對于株洲這個老工業城市來說,一大批企業正在關停并轉,一大批重點項目正在加速建設,城市管理更是一篇難文章。2015年株洲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城市管理和體制創新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株洲的體會是:

  一、抓城市管理,要首先從城市規劃這個源頭抓起

  規劃是一個城市的龍頭。沒有高質量的規劃,這個城市的檔次品位就不會高,定好的規劃不去嚴格執行,城市管理就會亂。規劃編制要邀請市民共同參與,了解市民的意愿,更利于提高執行規劃的自覺性。規劃這個前端做好了,建設和管理這個后端就少了很多問題。好的規劃,需要嚴格執行,于是,出臺了建設項目規劃審批“二十不”,把規劃執行的底線劃出來,具體化、條文化、剛性化。比如,株洲想打造成株洲的“中央公園”,但其中有塊83畝的商住用地,早拍賣出去了,市值近2個億,破壞了綠軸,為嚴格執行規劃,市里堅決置換回來,作為綠化用地,得到了住建部的表揚。

  二、抓城市管理,要善于運用市場的辦法

  城市管理有政府管的事,也有市場管的事。株洲把掃地的事交給了市場,政府只負責來制定衛生標準,用電子眼來監督,同時讓城管監督員來發現問題,并制定獎罰措施,對市區19家保潔公司每年實行末位淘汰制。能夠讓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的地方,政府不越俎代庖。隨后,又在渣土運輸、垃圾清運、市政維護等領域推行市場化改革,提高了管理效益。

  三、抓城市管理,要注重用硬項目支撐軟管理

  比如,株洲的垃圾填埋場,用了幾十年了,附近的居民怨聲載道。投資6億元新建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去年建成運行后,徹底解決了垃圾帶來的污染問題,而且垃圾變廢為寶。圍繞治“堵”,株洲啟動了城區“百條道路暢通工程”,確保交通成環成網。圍繞治“污”,株洲近三年投資150億元,實施1002個項目,關停企業及生產線近200家(條),拆除煙囪115根。大力度推進清水塘老工業區整體搬遷改造。湘江株洲段水質保持Ⅲ類標準,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逐年增加,2015年比2014年增加47天。圍繞管理升級,正在全力推進海綿城市和智慧株洲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建設。

  四、抓城市管理,要讓全體市民來管理城市

  株洲在城市管理的理念上,就是讓“人民來管理城市”。2014年為5900名環衛工人加了工資、購買了“五險”、提供廉租房、開放機關食堂免費供應午餐,還建了57個愛心休息室,有效改善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條件,今年還邀請環衛工人免費乘坐株洲自己生產的直升機鳥瞰株洲美景,見證城市發展。積極倡導志愿服務,發展志愿服務隊伍900個。把市民和政府的關系從“你和我”變成了“我們”,增強了市民對城市的認同感、自豪感、歸屬感。筆者曾陪同多家央企老總到株洲考察,在株洲的中航工業南方董事長彭建武介紹說,即使是在沿海城市,也常能見到“挖了補,補了修,修了又挖”現象。這樣的“城市病”,在以前,就是株洲城市管理的“重癥”,那時“全國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就是株洲的城市特質,這當然與株洲歷史上的“黑大粗”與“重化工”老工業城市的產業結構,有深度關聯。但近年來,株洲己“告別”了這樣的“城市病”。香港智庫稻穗財經首席評論員蔡清偉曾感言,株洲的城市管理水準,己基本接近了香港,這對一個老工業城市而言“實屬不可思議”。我們在株洲街頭看不到“二次揚塵”的污染,在這方面,株洲的管理與港澳地區真的沒有多大區別。城市變美了,來株洲投資的自然多了。

  北京大學石宇良教授說,曾經被稱為是湖南“東北”的老工業城市株洲,由于“早陣痛早轉型”,實現了早升級,使這個全國十大污染城市變成了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2015年還獲得了國務院“穩增長”大獎(湖南唯一,全國僅二十余城市)。由此帶來的是,新動力助力老工業城市株洲市“華麗轉身”,株洲發展的新動力的成長勢頭正在加快。株洲實現了經濟結構向好,經濟韌性強、潛力足穩增長的好勢頭。株洲的城市管理已形成“城市不得病、少得病和有病快治”的治理體系,展現的則是治理能力現代化。

[责任编辑:湖南管理员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