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廣東 > 本地新聞

珠海檢驗檢疫局四措助服務外貿回穩向好

2016-06-25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陸紹龍、通訊員張明瑤報道:當前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加快,新舊動能面臨轉換,外貿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鑒于嚴峻復雜的外貿形勢,珠海檢驗檢疫局出台實施4方面13項措施,推動外貿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為珠海外貿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支撐、注入新動力。

  珠海是全國外貿依存度較高的城市之一,外貿進出口值佔珠海市經濟的三分之一,但近來珠海外貿進出口持續下降,今年一季度珠海市外貿進出口總值504.1億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22.2%。按照國務院和廣東省委領導的指示精神及國家質檢總局的有關部署,為帮扶外貿企業發展,珠海局組織有關外貿行業協會、本局各業務主管處室和轄區分支機構,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面臨的問題及需求廣泛開展調查了解,又于6月7日邀請澳方商會等20家重點企業代表和澳門中聯辦經濟部和橫琴新區管委會等政府部門舉辦澳門企業對橫琴自貿片區檢驗檢疫便利化措施需求座談會,進一步了解地方進出口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對檢驗檢疫工作的需求。在此基礎上,該局于今年6月23日出台實施了發揮檢驗檢疫職能作用促進外貿回穩向好“四大措施”。

  優化檢驗檢疫監管體系,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全面實施基于風險管理的檢驗檢疫監管體系,對進口的食品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對于負面清單外的一般風險進口食品實施審單放行的快速通關模式;實施國際中轉食品監管制度改革,支持境外凍肉經珠海特殊監管區轉運至澳門業務開展,免于辦理檢疫審批實施備案管理;實施入境維修監管模式改革,建立企業能力評估制度,並給予免于轉運前檢驗等通關便利化措施。

  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促進通關效率提升

  推進珠海地區檢驗檢疫一體化改革,除列入檢驗檢疫負面清單的商品外,全面實施跨區域“進口直通、出口直放”和珠海轄區“通報、通檢、通放”;支持地方電子口岸建設,推進建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一站式驗放+全程物流監管的便利化監管模式;建立完善檢驗檢疫“一檢通”口岸智能信息化平台,提升檢驗檢疫智能化處理、自動化預警和快速放行等信息化應用能力,提高監管有效性和通關效率;支持重點項目先進技術設備進口,量身定做檢驗監管方案。

  圍繞地方發展需求,服務構建外向型經濟新格局對珠澳口岸在常態下實施“入境查驗、出境監控”衛生檢疫查驗模式;實施“人-機-犬-儀”四位一體查驗新模式,降低旅客攜带物侵入式檢查比例,提升通關效率;支持橫琴長隆項目建設和會展業發展,簡化會展品審批手續,縮短審批周期,簡化CCC認證范圍內入境展品的監管方式,實施口岸核證直接放行,場館集中查驗的便利化監管措施;支持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實施農產品“優進優出”工程,推動進口澳大利亞屠宰牛項目落戶珠海;支持珠海台灣農民創業產業園建設;加強糧食、優良種質資源安全引進及監管,支持推動珠海地區建設進口種苗、糧食、水果指定口岸。

  強化公共服務能力 培育出口新優勢

  深化進出口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支持作用,實施“重點企業培育計划”,選取30家具有成長力的進出口企業,在信息服務、質量評價和技術支持等方面開展一對一重點服務;開展“企業實驗室對比提升”活動,按行業分布組織生產企業的檢測實驗室進行技術評測和交流,帮助企業評估和提升實驗室檢測能力;實施“中小微企業技術研發補貼計划”,為中小微企業在技術開發過程中的測試費用予以專項補貼,引導企業開展技術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陳明漢 ]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點擊排行 更多>>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