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通訊員 何飛 彭婷婷報道: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樂善好施、守望相助的優良傳統。今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第一部《慈善法》。伴隨這部法律的誕生,中國人民存善念、行善舉的樸素意識得到了升華,現代中國的社會文明又將向前推進一大步。岳西縣響腸鎮的退休教師柯萬英,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在該鎮發現的古代民間慈善機構——同仁堂的遺址上,他挖掘出了許多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詳細記錄了古代慈善機構的建立發展過程,對今天慈善機構的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慈善機構的斷壁殘垣
5月16日,在柯萬英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位于響腸鎮千佛塔村的同仁堂其中一處遺存。表面看,僅僅是三兩間倒塌的土房,如果不是其中的碑記,很難確定這處斷壁殘垣的“身份”。
“同仁堂屬于民間自發組成的聯合機構。”柯萬英一邊介紹,一邊帶著我們在同仁堂舊址上逐一尋找碑記:其廳壁間存有碑記七塊,碑刻內容有同仁堂購地事宜及界址契約、清朝政府批復同仁堂的文書、捐款者的名字、同仁堂首事名單等。
在同仁堂前廳大門左右壁間有“奉憲示禁碑”四塊。其一碑首書“特授江南安慶府潛山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朱”,其二碑首書“特授江南安慶府潛山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李”。第三、四塊碑上橫刻“同仁堂碑記”,內容為購地買賣事宜及界址契約,落款時間為“皇清嘉慶二十二年孟秋月”。
“由同仁堂‘奉憲禁碑’和‘奉憲示禁碑’得知,清嘉慶朝法律規定,民間成立慈善機構須報經政府批準,然后才能成為合法組織;申報者必須是有‘功名’身份的人。其中較為知名的人物吳鳳翥,是當時潛山縣前北鄉(1936年劃歸岳西縣,含今響腸鎮全境及毛尖山鄉合林、王畈、四河等地)名士。”柯萬英介紹道。
慈善機構如何運行
同仁堂后廳壁間有三塊碑,第一塊碑記時間為“乾隆四十六年九月初四”。內容為“圣天子以仁愛治天下,德沛蒼生,澤及枯骨,欽奉上諭:窮民無力營生,并無親族收瘞者,擇地多設墳冢掩埋,無使拋露……”落款為首批同仁堂“首事會”十二人名單,這些人都是當地名望極高的紳士、鄉賢。
“此碑闡明了同仁堂以慈善為本的基本職責。”柯萬英說,在發展過程中,同仁堂的職責擴展到協商本地區民間公共事務,舉辦公益事業,調解民眾糾紛,維護風俗,籌措善款,賑濟饑民等。后來又發展到組織當地百姓協助官府驅逐盜賊、禁煙禁賭、保境安民等。凡一切有利于地方百姓的善舉,同仁堂無不為之。
柯萬英還介紹,其它的“同仁堂碑記”“續捐芳名列后”“奉憲禁”等,為乾隆、嘉慶、光緒等清代不同時期所立,同樣具有研究價值。部分碑刻文字早已模糊不清,根據歷史資料仔細研讀才能辨別。
“各族公堂及個人捐獻獲得的資金作為同仁堂基金,為了使善款和善舉長期發揮效益,同仁堂首事會將善款購置公共產業,然后把田產、稻租、基金利息作為經費來源。響腸同仁堂的產業包括田產、堂屋、學館、墳山。”柯萬英說,同仁堂有田產120余畝,在今千佛塔村鐵爐沖,其稻租和利息用于同仁堂的日常開支。
古遺址亟待保護
柯萬英在走訪中發現,當地村民方正中、吳秉乾、姚克勛等耄耋老人,對同仁堂的那些往事依然記憶深刻。
同仁堂的首事們都是德望頗高、正直勤勞、嚴謹奉公的人。他們把堂內事務管理得有條有理,對問題既無所畏懼,也不憚其勞,有關地方興利除弊、驅暴安良的事情,他們都積極參與。因為同仁堂的慈善事業做得好,所以響腸鄉風淳樸、社會平靜、文化昌明。
“同仁堂在太陽灣的房屋,土地改革時劃給了桂姓人家,學館的房屋也分給了兩戶農民。”
柯萬英說,由于近年來,農民生活富裕了,家家都易地建起了樓房,同仁堂的老房子逐漸倒塌,僅有幾塊古碑仰臥在荒草殘垣之間。
“今年,我國誕生了第一部《慈善法》,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充分挖掘這家民間慈善機構的歷史文化價值。”柯萬英認為,這對《慈善法》的誕生也是一種呼應,“希望在不遠的將來,同仁堂歷史文化價值會得到充分的發掘。”
記者了解到,正在謀劃打造文化之鄉品牌的響腸鎮,同樣希望加強境內古文化遺存的挖掘、保護和維修,同仁堂的保護工作也在計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