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林穎萍報道:扶貧攻堅,決戰小康,成為2016年江西“兩會”的熱詞。贛州作為原中央蘇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脫貧任務最重,責任最大。“三年攻堅,今年是第一年,贛州一定要開好頭,打造扶貧攻堅的樣板區。”贛州市市長冷新生在江西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
獨創電商扶貧的“贛南模式”
贛南作為著名的革命老區,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之一,基礎條件差,貧困人口多、貧困范圍廣、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任重道遠。
2015年贛州出台了《中共贛州市委、贛州市人民政府關於紮實推進精准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紮實推進教育精准扶貧工作的實施方案》等文件,把精准扶貧工作列為“一號工程”。贛州市扶貧對象由“十一五”末的215.46萬人減少到105.06萬人,省定貧困村由1119個減少至932個,贛南蘇區正發生巨大變化。
2015年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冷新生代表贛州就電商扶貧工作做了典型發言。贛州市積極探索“電商創業+貧困戶”、“電商+特色產業+貧困戶”、“電商基地+就業崗位+貧困戶”等電商扶貧新模式,幫助貧困群眾通過直接開網店創業、參與相關產業鏈、分享電商發展的溢出效應等途徑實現增收脫貧。據統計,共有1.7萬多貧困戶接受電商培訓,近3000名貧困戶通過培訓直接開網店創業,帶動4.4萬貧困戶就業。
打好“扶貧”組合拳
面對即將到來的“十三五”,冷新生在會上表示,贛州將念好“精准”二字訣,打好“扶貧”組合拳,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堅持精准施策,紮實推進“五個一批”工程,確保到2018年全市1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3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05.06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重點在產業脫貧、搬遷脫貧、保障兜底脫貧上下功夫、見成效。
贛州實行“五個一”,即選准一個產業,打造一個龍頭,建立一套利益聯結
機制,扶持一筆資金,培育一套服務體系,創新電商扶貧、光伏扶貧、資產收益扶貧和鄉村旅遊扶貧方式,建設一批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產業基地,通過發展生產脫貧30.56萬貧困人口。
同時還要下力氣打好搬遷脫貧硬仗。緊密結合新型城鎮化、移民避險解困、土地雙掛鉤、城鎮保障性安居、農村危房改造等工程,著力抓好易地搬遷扶貧,對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的貧困人口,加快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破解“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難題,讓1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