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瀑布
會寧會師樓
崆峒山
從蘭州延伸至東北線,黃土高原風情在紅色之旅中襯托出了別樣的“霸氣”。“中國西北游出發在蘭州”七條精品線路之一——東北線,主要以黃土高原的風情風貌及紅色之旅為特色景點,設計線路從蘭州(八路軍駐蘭辦)至會寧(會師樓)、平涼崆峒山、慶陽(華池南梁陜甘寧邊區政府),延伸至陜西延安、壺口。
游會師同憶革命印記
會寧古城,城辟四門,東為“東勝門”,西為“西律門”,南為“通寧門”,北為“安靜門”。城郭形如鳳凰展翅,故有“鳳城”之稱。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于此,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當時,中央領導曾在西津門樓上開過會,故于1958年將西津樓改建為紅軍“會師樓”。為了弘揚紅軍精神,會寧人民修繕了會師樓,擴建了革命文物陳列館,并于1986年建造了高達28.78米,共11層的紀念塔,正面雕刻著鄧小平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會師紀念塔”18個大字。
登崆峒徜徉宗教搖籃
蘭州的東北線上,平涼崆峒山可謂是一座眾人皆知的“仙山”,凡到平涼的游客必登崆峒。崆峒山為道、儒、佛三教合一,共尊共榮的宗教搖籃。崆峒山還是中國五大武術流派之一崆峒派的發祥地。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均以登崆峒為盛事,司馬遷、王符、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其峰巒疊嶂,崖壁峭立,平臺幽寂,怪石嶙峋,洞穴深邃,林木蔥郁,湖光野嵐,相映成趣,既有北方山勢之雄,又有南方山色之秀,被譽為“西鎮奇觀”、“神州西來第一山”。
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涼市城西12公里處,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科考價值。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成為絲綢之路旅游熱線上的一個亮點。
壺口瀑布感受綺麗風光
站在河邊觀瀑,游人莫不唱起“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威武雄壯的歌。
黃河壺口瀑布位于吉縣城西45公里,距臨汾市165公里處的晉陜峽谷黃河河床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因其氣勢雄渾而享譽中外。壺口瀑布,是由于黃河流至壺口一帶,兩岸蒼山夾峙,把黃河水約束在狹窄的黃河峽谷中,河水聚攏,收束為一股,奔騰呼嘯,躍入深潭,濺起浪濤翻滾,形似巨壺內黃水沸騰。巨大的浪濤,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團團水霧煙云,景色分外奇麗。
滔滔黃河水在流經吉縣龍王山附近時,由300米乍縮為50米,飛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壺注水然,故曰“壺口”。駭浪翻滾,驚濤拍岸,云霧排空,其雄壯之勢,無與倫比。與瀑布相關的景觀還有“千米龍槽”、“水里冒煙”、“長虹臥波”、“旱地行船”等。壺口景色,四季各異,嚴冬則冰封河面,頓失滔滔;春來則凌汛咆哮,如雷貫耳;盛夏則大洪盈岸,蔚為壯觀;秋季則洋洋灑灑,彩虹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