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太平湖底有個千年廣陽城 皖最大人工湖開展水下考古
專家研究聲吶圖像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吳敏 通訊員崔艷報道:黃山區太平湖地處皖南旅游區“一湖擔兩山”的中心位置,水域面積88.6平方公里。和浙江淳安千島湖水下古城一樣,經過40多年的湖水埋藏,現在的安徽黃山區太平湖水下古城,還會有些什么呢?10月11日,安徽水下考古調查項目在黃山區太平湖水域正式開啟。本次調查,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合作實施的內陸水域水下考古項目,為期20天,分為水下聲納探測和潛水員下水考古兩個部分。目前,聲納探測已全部結束,根據聲納探測提供的數據,潛水員已于10月15日開始對水下古城進行探摸。近日,太平湖水下考古調查有了新進展:經考古專家的水下探摸,沉沒于太平湖水下的廣陽城址已基本確認。
水下古城地圖
水下古城地圖
水下淹沒多處古村鎮
太平湖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蓄水以來,水下淹沒多處古村鎮。這些古村鎮布局基本沒有受到現代化建設大潮的影響,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清時期的特征。在其他地區的傳統農耕文明消失將盡的今天,皖南古村鎮可以說是中華文明在徽文化中的積淀和濃縮,為此水下皖南古村鎮更具較大的發掘、保護和利用價值。本次調查的目的就是要了解這些古村鎮的分布及保存狀況,摸清家底,進而為開展進一步的保護和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據。
據太平湖考古隊介紹,太平湖水下古村鎮主要包括廣陽城、秧溪街、龍門街、廣陽橋等。目前,水下廣陽古城址已基本確認。自10月15日開始,考古隊通過對廣陽古城東、西及西南三處缺口的水下考古調查,確認了東門、西門和西南門;城墻基本輪廓尚存,殘存高度約為1.5米,部分墻磚印有紀年文字;城內建筑破壞尤為嚴重,多數僅存基礎,保存狀況一般。道路、街道清晰可辨。西門城外保存有二處較大規模的建筑遺址;南門外舒溪河上大橋南段結構保存基本完整。
據了解,太平湖下的廣陽古城有2200多年的歷史,漢代為陵陽縣治所在地,此后除南宋短期變更外,一直是縣治所在地。清乾隆二十九年時丈量,城高一丈六尺、厚三尺,周長三里多;民國時,城區面積近一平方公里,到解放前夕仍存有文廟、五猖廟、城隍廟、城樓、古塔、祠堂等明清古建筑。 1970年,太平湖蓄水,老廣陽城和其他遺址一并沉入湖底。
潛水員水下考古
水下照片
水下古城有完整的城墻
1957年,原蘇聯國家承諾援助中國修筑100個水利工程,陳村水庫在太平縣,也就是現在的黃山區與涇縣交界的地方,當時一同修建的還有浙江的新安江水庫。新安江水庫成了千島湖,陳村水庫改名成太平湖。在千島湖的湖底沉睡著賀城和獅城,經過六次的探摸,終于被人們畫出了全貌。而今,黃山區太平湖水下古城依然不為世人所知。現在的太平湖水下古城大致是一個什么樣子呢。
太平湖水下考古隊領隊張輝介紹說,根據已掌握的資料來看,主要有三個比較大一些的聚落,一個是廣陽古鎮,一個是龍門古鎮,還有一個就是秧溪街,以這三處為中心,周邊也分散了一些類似現在的小聚落,自然莊這樣一個分布布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當很多古村落不斷消逝、古建筑不斷湮滅的時候,大家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水面之下,煙波浩渺的太平湖水下,原本有著石板石道、巷弄、老祠堂、老牌坊的明清古村落,當年為了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當地的村民搬離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如今40年過去了,這些古村鎮布局基本沒有受到現代化建設大潮的影響,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明清時期的特征,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廣陽古鎮依然讓附近研究地方志的專家和年歲大的老人至今都記憶猶新。
張輝介紹,從已掌握的資料來看,太平湖水下文化遺存的保存現狀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層面即城鎮總體布局保存基本完好,如街區、道路、河流、建筑規劃等方面幾乎沒有受到現代化城鎮建設的干擾和人為的破壞,為開展皖南古村鎮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另一層面即水下單體建筑保存狀況一般,如房屋、城墻、部分橋梁等,這可能與蓄水前的拆遷以及建筑材質等因素有關,但就這一區域殘存房基的密度程度分析,也折射出了湖區人民群眾為支援國家建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潛水員稱在十七八米深處,走了大概五個橋墩。考古人員將水底發現的橋體構造和一張拍攝于民國十四年的廣陽橋(也稱永濟橋)圖片作比對,發現兩者之間的特征基本吻合,基本確定其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廣陽橋。
西門城外發現兩處規模較大的建筑遺址,如:地表現存有上下兩層三合土鋪地,殘存石碑等讓考古人員一時還無法確認它的準確身份。結合《嘉靖池州府志》、《太平湖志》等地方志,西門外建筑比較符合文廟和崇實中學的相關記載。殘存的大橋南段和拍攝于民國十四年的永濟橋照片上的特征基本吻合。永濟橋(當地簡稱廣陽大橋)是廣陽城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建于民國十四年(1925年),是安徽省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大橋,因其規模雄偉,被稱為“皖南巨工”。民國二十七年,為阻止日軍進犯,守軍將其北端6孔炸毀。建國后重修廣陽大橋,1950年竣工。1970年蓄水前,為確保主航道通航安全,將其4個橋墩炸毀。目前水下的廣陽大橋為一座殘橋,南段結構保存比較完整,北段殘余橋墩清晰可見。
黃山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陳朝曙說廣陽古城是有完整的城墻,城墻是在明清時候,特別是明嘉慶時間修的比較完整,到了清朝又加固了一些。還有一些古建筑。風格也是徽派建筑風格,他是一個橢圓形的形狀,中間一條大道橫穿過去,然后兩邊都是一些小巷,都是石板街道,都是比較完整的保存著的,很完美。
秧溪街別具江南小鎮古樸韻味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太平湖水下考古隊將對秧溪街進行水下探摸。
據《太平湖志》介紹,明代前的廣陽城城墻用土筑成,到了明代改成磚墻,建國初期一條西門大街,為石板路面。廣陽城很袖珍,廣陽的老居民說:“衙門打屁股,全鎮聽得見”;男人說:“點一支煙可以沿城墻走廣陽一個圈”;女人說:“一家炒辣椒,全鎮人打噴嚏。”秧溪街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一條集貿商業街,街道寬4米,長里許。東西走向,一色青石板路面,分上街頭、中街、下街三段,街兩邊排列著四五十家店鋪,間有亭臺樓閣、小憩涼棚,在西邊上街頭,引秧溪河三道堰之水,居民依溪而居,構成一條水街,別有江南小鎮古樸韻味。廣陽街附近有蘇家祠、邵氏宗祠、弓背橋和八面佛等。龍門街呈回字形,青色石板路面,在唐天寶12年太平設縣治時是龍門鄉的繁華地帶,當時盛傳“進龍門喜洋洋,出龍門淚汪汪。”
據了解,本次的太平湖水下考古工作是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李虹表示,他們打算以太平湖水下考古為契機,能在太平湖建立水下考古工作站,在做好太平湖水下考古的同時,逐步帶動全省的水下考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