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长董晓健
【香港商報網訊】實習記者李興倩報道:新余位於江西中西部,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因鋼設市的背景,或許讓新餘給你一種“硬派”形象。其實,當你走入這座小城,優美的環境會讓你心曠神怡,處處湧動的社會正能量又傳遞出一股股暖意。作為著名國畫大師傅抱石的故鄉,新餘還有人文的沉澱。9月18日,首屆鳳凰全媒體暨中部六省全國重點新聞網站江西行走進新餘,與新餘市長董曉健訪談,聽新餘如何在江西綠色崛起的戰略下“答題”。
工業發達、宜業宜居、社會和諧
鳳凰衛視首席記者胡玲:董市長,您好!來之前,我就聽說新餘是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城市。來了之後、看了之後,的確是感同身受。請問您眼中的新餘,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董曉健:新餘位於江西省中西部,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新餘的人均生產總值、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了77612元、27626元和12831元,均列江西前茅。可以說,新餘這座曆史悠久的城市,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已逐漸蛻變成為一座工業發達、宜業宜居、社會和諧的城市。
我感到,新餘這座城市有三個顯著鮮明的特點。首先是工業基礎好。新餘因鋼設市,工業是立市之本,已基本形成了以鋼鐵、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產業為主,以光電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為輔的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目前,新餘的工業化率達50.6%,列江西前茅。其次是自然生態美。新餘擁有仰天崗國家森林公園、孔目江國家濕地公園、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仙女湖三張“綠色”名片,城市綠化覆蓋率達52.6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39平方米,城市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最近,中國民協授予新餘市“中國七仙女傳說之鄉”稱號。在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4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新餘列中國“最宜居百強城市”第38位,居江西省首位。第三是發展環境優。我們紮實推進了“小政府、大社會、活市場、優環境”四大改革創新工程,社會發展活力不斷釋放。同時,我們圍繞打造“精、美、特、新”城市典范,紮實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提升城市服務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創新創業的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重點圍繞建設好“四個區” 走出發展新路
鳳凰衛視首席記者胡玲:去年11月,國家把江西全境列入了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的省份之一,標志著江西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已上升為國家戰略。請問董市長,為融入“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江西樣板”戰略,新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思路是怎樣的?
董曉健:為積極策應全省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戰略,我們專門制定出台了《新餘市關於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的實施意見》。我們的思路是,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號工程”來抓,牢固樹立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勇於創新,探索經驗,重點圍繞建設好“四個區”,努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子。
新餘是智慧城市建設的試點市,也是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試點市,這是我們建設生態文明的優勢所在。在打造智慧生態建設示范區方面,我們主要是要著力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濕地公園、水源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生態脆弱區的智慧管理,創新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智慧模式。同時,加快數字環保、數字能源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監測分析與大數據管理,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的智慧管理水平。
新餘是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示范城市和國家新能源科技城,在打造綠色低碳發展的集聚區方面,我們將全力推進綠色產業集聚升級,重點發展裝備制造、光電信息、新材料、光伏發電應用等新興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應用、節能減排示范基地。突出綠色轉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特色生態農業,逐步實現生產、消費、流通各環節的綠色化、低碳化、循環化。
生態文明建設本質上還是生態文化建設,在打造生態文化建設的樣板區方面,我們將積極構建和培育生態綠色文化,加強宣傳,扶植生態文化志願者團體,建設文明社區、文明村、文明家庭,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建立生態文化引導體系,使生態文明逐步深入人心,成為公民自知自覺的行為准則。
制度創新是推進生態文明的關鍵,在打造政策制度創新的實踐區方面,我們重點是建立健全考核評價、資源環境監管、生態環境保險、損害賠償與責任追究等制度。探索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排汙權交易、生態補償等市場化機制,形成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保障和長效機制。今年6月,新餘出台了相關文件並明確提出,將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納入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范疇。這樣,既可有效引導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又有利於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工業、服務業、農業、科技創新 培育新增長點
鳳凰衛視首席記者胡玲:當前,全國上下都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江西省也提出了“綠色崛起”的目標,請問董市長,新餘作為一個傳統的工業城市,在推進產業升級轉型方面有哪些亮點和特色?
董曉健: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工業經濟一直是推動新餘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引擎”,占據主導地位。這些年來,新餘的發展尤其是工業經濟的發展受到了很大影響。為走出困境,我們始終堅持從培育新興業態、提升創新能力、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等方面入手,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工業方面我們重點是聚焦新興產業,通過招大引強,大力推進光電信息、裝備制造、光伏發電等產業加快發展。為支持這些產業發展,我們先後出台了促進光電信息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意見,編制了光伏發電應用的建設發展規劃。預計今年全市光電信息企業可突破100家,主營業務收入可做到100億以上;裝備制造業企業可突破50家,主營業務收入可做到60億以上。同時,今年光伏發電總裝機可突破700兆瓦。目前,木林森、沃格光電、弘旺汽車制動器等一批規模較大的企業的進入,讓新餘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30%。
服務業方面,我們重點是發展生產服務業、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科技服務等輕資產企業。比如,我們建立了全省第一家工業設計中心,我們出台了一攬子電子商務產業扶持政策,今年電商產業力爭達到200億元。同時,我們還制定了促進旅遊業加快發展的若幹意見,支持旅遊業做大做強。仙女湖正在創建國家5A級景區,中國洞都5月已正式開業。
農業方面,我們重點是在“特”上做文章,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提高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比如說,油茶、苗木花卉、新餘蜜桔等產業已形成了競爭優勢。在光伏農業方面,我們探索出了光伏應用農(林)、漁光互補發展新模式。在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方面,我們建設了羅坊鎮大型沼氣集中供氣工程,下一步將在全市總結和推廣羅坊沼氣項目的成功經驗。
科技創新方面,我們重點是通過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加快建立科技創新體系,實現由要素驅動向科技驅動的轉變。目前已建成了國家光伏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3個國家級研發平台,省船用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9個省級研發平台,市鋰電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8個市級研發平台。僅去年,就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家,爭取國家級科技項目12項、省級55項,開發省級重點新產品39項,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今年已否決120多個建設項目 有九成時間空氣優良
鳳凰衛視首席記者胡玲: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對江西工作提出了“一個希望、三個著力”的要求,其中一個著力就是“著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請問董市長,新餘在推動環境治理和保護方面有取得了什么成效,並將采取哪些措施為市民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
董曉健:客觀來說,新餘作為一個重化工業城市,在環境治理和保護方面,欠賬較多,曆史包袱較重。為此,一方面我們從控制汙染增量入手,做到了不管投資多大,凡是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堅決不予引進,今年以來我們先後否決了120多個建設項目。同時,加強了對現有企業的排查,凡是汙染排放未達標的,一律限期整改,整改不達標的堅決關停。另一方面是從消化汙染存量著力,重點做好了“淨水、淨空、淨土”這三篇文章,加大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力度。通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新餘的環境質量實現了由局部好轉向整體向好的轉變。其中,今年1-8月,優良天數為225天,優良率達93%。新餘現有國家級生態鄉鎮12個,國家級生態村1個,省級生態鄉鎮26個、省級生態村35個。
環境問題,既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民生問題。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推進減排圓滿收官。重點是抓好新鋼公司球團脫硫設施項目等重點減排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泥無害化處理、再生水回用率和規模化畜禽養殖配套設施建設等三個項目。二是著力推進三大汙染防治。突出抓好大氣、水環境專項治理,完成以大氣汙染為重點的“五氣”專項整治,嚴格落實仙女湖、孔目江兩個飲用水源地《水質保護辦法》等。並紮實深入開展重金屬汙染治理、修複工作。三是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格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強化環評源頭監控。嚴肅清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嚴厲打擊企業環境違法行為,嚴格落實環境網格化監管措施,不斷樹立環境執法權威。四是加快推進環保制度改革。繼續全力推進合同環境試點項目的實施,組織開展好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加大生態示范創建力度,全面提升國家級、省級生態創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