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章紹龍報道:昨天(9月19日),王寬誠教育基金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活動在寧波舉行。在活動中基金會表示,將一如既往支持國家發展。
三十年前,香港實業家的“寧波幫”人士王寬誠,出資1億美元成立了一個教育基金會,王寬誠教育基金會設立高級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及獎勵項目49個,資助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后研究、出國訪問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學者超過6500人次。
國內首個個人出資出國留學的民間組織
王寬誠先生1907年生于寧波,沒有讀過幾年書,但他憑借過人的經商天賦,從一名普通學徒成長為香港工商巨子。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王寬誠開始把報效祖國作為新的人生事業。
197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王寬誠決定設立教育基金,目的是資助內地學者到國外深造,為祖國培養高級科技人才。這一大膽設想得鄧小平的支持,1985年9月17日,王寬誠出資1億美元正式成立王寬誠教育基金會。
基金會對外公布其宗旨為“根據國家發展戰略需要,與時俱進地配合國家培養人才政策,為國家培養高級科技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資助。”基金會的資金只能作為國家培養高端人才之用,從科技領域開始,延伸至其他學術領域,不考慮把資金用于與培養高端人才無直接關系的項目。
基金會的成立轟動海內外,當時新華社電訊稱:“王寬誠教育基金會,是國內第一個由個人出資考選留學生出國留學的民間組織。”
1985年,16名由世界頂尖華人科學家和學者組成的考選委員會成立,同年10月第一次考選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吸引了全國2600多名考生前來報名參考。經嚴格評分,考選委員會最終確定了51人的錄取名單。
通過1985年、1986年兩次全國范圍的招考,基金會考選委員會共向國外輸送了89名博士留學生。
這批留學生學有所成回國后,大多成為推動國家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生力軍,成為這些領域的一支中堅力量,在各自工作崗位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遺憾的是,1986年12月3日,王寬誠在北京逝世,終年80歲,后歸葬于家鄉寧波的東錢湖畔。
資助6500名高級科技人員
王寬誠教育基金會成立30年來,共資助6500多名高級科技工作者,這些人很多都成為了科研、教育及產業的領導人。
眾多學者從王寬誠教育基金會資助的學習中受益,大大提高了自身科研和工作能力,成為相關領域的高端人才,為國家的教育科技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為國育才”的見證者。
受王寬誠教育基金會資助的第一批留學生、香港理工大學教授戴暉輝說:“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科研狀態相對來講跟國際水平的差距非常大,去國外接觸最先進的領域、知識,也進入了相關領域的國際前沿,應該是質的變化、質的飛躍。”
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講席教授的陳剛,在2010年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1989年,陳剛有幸獲得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獎學金的資助,來到美國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由于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獎學金的資助,可以廣泛接觸若干領域,而不必受科研課題的局限,并且很快就被帶進了傳熱學科的最前沿,這成為我日后發展的奠基石”陳剛說,“如果沒有王寬誠教育基金會就沒有我的今天,王寬誠教育基金會對他我的人生意義深遠。”
截至去年底,王寬誠教育基金會在內地、港澳及海外設立高級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及獎勵項目達49個,資助項目涵蓋了數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和醫學、信息技術科學、工程科學及農業科學等學術領域;資助攻讀博士學位、博士后研究、出國訪問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學者超過6500人次;資助舉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1000多次。另外,3400多名學者獲得了“王寬誠育才獎”。
基金會將一如既往支持國家發展
在王寬誠教育基金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活動上,王寬誠先生的孫子王彭彥表示,基金會將秉承“只求實干,不尚虛名”的精神與作風,配合國家人才強國戰略,探討和完善基金會的資助工程,著重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雙向資助模式,使其發揮出最大的效能,為國家早日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躋身國際創新型國家的行列作出新貢獻。
王寬誠先生對家鄉寧波的發展更加關心,在多家高校成立“王寬誠基金會”,寧波市委書記劉奇表示,與30年前相比,家鄉的科教事業和人才工作實現了跨越發展,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居15個副省級城市第4位,創新能力居中國大陸城市第8位,人才總量超過173萬,其中入選國家和省“千人計劃”人才分別達到60人和154人,“希望寧波的發展可以告慰王寬誠先生”。
“在基金會的資助培養下,一大批學者茁壯成長、脫穎而出,擔負起振興國家、復興民族的歷史責任,成為國內各領域科研教學的骨干力量,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和學術帶頭人,王寬誠先生為國育才的宏愿已經變成了生動的現實。”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表示,“我們由衷欽佩王寬誠先生的睿智眼光、大愛情懷,由衷感謝王寬誠家族和王寬誠教育基金會30年如一日的專注執著、傾力支持。希望基金會發揚光大王寬誠先生惟國家強盛、民族興盛為己任的愛國精神,致力引進海外華裔科學家、學術帶頭人以及科技創新團隊,為國家培養集聚更多一流的科研教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