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放寬落戶條件,推進城區“一元化”戶口登記制度,戶籍制度改革走在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強力推進第九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保留市本級行政審批事項231項,“瘦身”1000余項行政審批;先行先試探索推進PPP融資模式,在全省設區市、全國省會城市中率先推出實施意見和試點項目;在全省首先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試點工作,服務范圍基本實現全覆蓋……
南昌充分用好省委、省政府賦予南昌先行先試的改革權、試驗權,結合南昌實際、突出南昌特色,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導向,努力打造具有南昌特色的改革樣本,力爭做全省改革的示范和標桿,為實現“四個強起來”提供不竭動力。
“瘦身”行政審批事項1000余項
化“繁”為“簡”,變“攬”為“放”。南昌市強力推進簡政放權,推進第九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審改清理后保留市本級行政審批事項231項,“瘦身”行政審批事項1000余項,減少了政府權力尋租的空間,釋放了市場活力。
行政審批“瘦身”,百姓辦事“輕松”。前不久,在市行政服務中心,本來打算“今天先遞個材料上去”的福建客商許先生萬萬沒想到,只用了半個多小時,企業備案這樣的“大事”就辦完了。許先生明顯感受到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帶來的變化。
2014年,南昌市開展了第九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出,按照“以簡放為原則,以不簡、不放為特例”的要求,繼續實施簡政放權。以減少審批事項、審批環節、申報材料,下放審批權限的“三減少一下放”為核心內容,以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流程創新優化為關鍵環節,分類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努力打造中部地區乃至全國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的省會城市之一。
南昌市第九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權力清單”已經建立,鎖定了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底數”,終結了“行政審批多頭跑路”的歷史,建立“推開一扇門辦成一攬子事”的服務格局。
開創企業事中事后監管新模式
南昌市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背景,在全國率先開展加強企業事中事后監管試點,目前監管試運行模式已正式上網試運行。
企業是否誠信?投訴率高不高?公司信息是否“摻假”?如今,消費者若對企業信息存有疑問,只要點擊進入“南昌市企業監管警示系統”,就可以查看到南昌市任何一家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基本信息、企業年報信息、違法記錄、榮譽品牌信息,以及財產抵押、投訴記錄、法院判決等信息。
《南昌市企業事中事后監管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意見》已經出臺,南昌市著力解決簡政放權與市場監管的銜接問題,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堅持放管并重,實行寬進嚴管,注重開放透明,推進監管方式從注重事前監管向注重事中事后監管轉變,從政府單方管制向社會共同監督轉變。
按照“大數據、大監管、大運用”的理念,南昌市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增強企業事中事后監管的系統性、科學性、公開性,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構建與全力打造南昌核心增長極相適應的監管環境,充分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
率先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南昌大力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探索推進了PPP融資模式,并成為在全省設區市、全國省會城市率先推出實施意見和試點項目的城市。
南昌發展正處于“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的關鍵階段,新城建設、舊城改造、產業發展、平臺建設、社會事業、民生工程都需要增加投入,尤其是供水、供電、供氣、污水和垃圾處理、地下綜合管廊等市政設施,公路、鐵路、橋梁、隧道、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教育、醫療、養老、旅游、文化等公共服務領域,以及水利、環境污染治理、生態工程建設等領域都需要引入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增加公共產品的供給,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
2015年1月30日,南昌市面向社會推出第一批PPP模式項目清單。試點項目共23個,建設投資規模383.3億元,涉及能源、城市管理、公共服務、公共交通、交通基礎設施、醫療旅游和生態環境等8大類。其中,最大的軌道交通3號線項目投資規模達210億元。
南昌市推廣運用PPP,率先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領域示范試點,引入市場機制,實現投融資體制、財稅體制以及公共產品供給體制的改革創新。
為配合首批試點項目的順利開展,南昌市政府制定并下發了《南昌市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實施意見(試行)》,規范了PPP項目投什么、誰來投、怎么投,并明確了回報和退出機制。
城區新增戶籍人口15.59萬人
南昌市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按照“分類實施、完善配套、有序推進、尊重自愿”的原則,大幅放寬落戶條件,推進城區“一元化”戶口登記,戶籍制度改革走在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2014年4月1日,我市戶籍制度改革新政實行,推行一系列惠民措施:南昌城區戶口一律改登為“居民戶口”,新生嬰兒上戶口不再需要出示準生證,買房人可憑房產證落戶,創業、經商人員可憑工商營業執照落戶……從“戶改”新政施行至2014年底,我市新增戶籍人口15.59萬人。
在此次戶改中,東湖區、西湖區、青云譜區、青山湖區、灣里區、紅谷灘新區、南昌經開區、南昌高新區、桑海開發區轄區內戶口一律改登為“南昌市居民戶口”,這就意味著取消了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的區分。
城區“一元化”戶口改登工作已完成,城區72.47萬戶、228.98萬人完成身份置換,統一登記為南昌市城市居民戶口,推動了城鄉一體化進程。與此同時,綜合配套設計了土地、住房、社會保障、衛生、教育、就業、計劃生育等13個方面的政策,實現了城鄉制度之間的有效銜接。
2014年,為簡化戶籍業務辦理程序,提升服務群眾質量,南昌、九江實現跨設區市戶口遷移“一站式”辦理。在辦理戶口遷移時,群眾只需憑有關手續直接到遷入地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不用再到遷出地派出所履行戶口遷出手續。
產業投資基金助力產業發展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之年。南昌市梳理出需要組織實施的改革任務181項,并啟動實施147項。此輪深改效果,已經開始在南昌顯現,民主法治、文化體制等多個領域都實現了突破。
南昌市還深入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全市投融資體制改革、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有效整合六大國有投融資平臺,全面探索“1+6+X”模式,引進風險投資管理機構,設立了洪城資本創業投資、臨空創新股權投資、聯昌基金三個產業投資基金,“財園信貸通”成效明顯。同時,大力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積極推行預算管理改革,進一步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在全市范圍內實施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公費醫療改革。
深化農業和農村體制改革方面,南昌市在全省率先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試點工作,基本建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體系,服務范圍基本實現全覆蓋。同時,推動城鄉一體化土地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工作;創新發展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出臺了《南昌市關于開展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推進了惠農信貸通改革以及現代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等方面的改革。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南昌市加強了農村水環境治理,啟動了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著手完善礦產資源開采監管制度,滾動修編南昌市礦業權設置方案;完善低碳產業項目庫建設,啟動碳排放量、能源效能評價、項目能效評估等。(記者 吳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