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黃帝之山,因黃帝得名
海內外萬人軒轅峰下公祭軒轅黃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吳敏 通訊員崔豔 鄭美 吳鑫 報道:4月2日,2015(乙未)清明黃山公祭軒轅黃帝活動在世界遺產地黃山軒轅峰下盛大舉行。來自海內外社會各界近萬人集結黃帝祭祀廣場(黃山區三口鎮汪家橋村風景湖畔)公祭軒轅黃帝,追念人文初祖功德,表達炎黃子孫追思。
台湾“中华粥会”首次率文化交流团出席
俗祭——轩辕车会
轩辕黄帝公祭典礼
將黃帝作為華夏民族的共同祖先進行祭祀最早可追溯至戰國,唐代宗時正式列入國家祀典。自古以來就有軒轅黃帝在黃山煉丹成仙的傳說,黃山也因此由黟山改名為黃山。黃山36大峰之一的軒轅峰就得名於軒轅黃帝。
黃海仙都成全國第四個黃帝公祭點
據活動承辦單位負責人、黃山龍裔集團董事長吳清江介紹:黃山已連續舉辦3屆軒轅黃帝公祭活動,黃山軒轅峰下的黃海仙都景區已經成為全國繼陝西黃帝陵、河南新鄭、浙江縉雲縣之外的第四個黃帝公祭點。
來過黃山的人都知道,這座華夏奇山中有著像軒轅峰、浮丘峰、容成峰、煉丹台、天都峰等一批與軒轅黃帝有關聯的地名。“享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美譽的黃山,因在5000-5500年前,軒轅皇帝偕同丞相容成子、浮丘公南下居此,采藥煉丹得道成仙而得名。秦始皇敕封其為‘黟山’,唐明皇李隆基禦賜‘黟山’為‘黃山’,康熙皇帝禦筆題字稱‘黃海仙都’。”關於黃山,吳清江如數家珍。
記者了解到:當地已連續舉辦三屆軒轅黃帝公祭活動。黃山祭祀軒轅黃帝被公眾媒體推薦為全國第四公祭點。
吳清江表示:“我們在美麗的黃山腳下舉辦軒轅黃帝公祭大禮,主要是為了承接我們的遠古文明,傳承文化,進一步激勵我們炎黃子孫團結一致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
當天活動主要有軒轅古刹重建落成儀式、軒轅黃帝公祭典禮。公祭典禮上,主祭人上香獻酒、敬獻花籃,包括:禮祭——誦讀祭文;向“黃帝天位”行三鞠躬禮;樂祭——吟唱《黃帝頌》;舞祭——軒風夔鼓、龍獅;俗祭——軒轅車會、竹馬和民眾拜謁獻花等。其中“軒轅車會”是黃山區先民為紀念造車始祖軒轅黃帝而流傳千年的傳統民俗。
台灣“中華粥會”首次率文化交流團出席
典禮上,台灣“中華粥會” 首次率團參加公祭。 近年來,隨著全世界華人對“同根同祖,血脈相連”的重視,來黃山旅遊、祭拜黃帝、尋根問祖的遊客不斷上升。“中華粥會”成立於1924年,堅持“以粥會友,粥以弘道;以文會友,文以載道;以友輔仁,友以行道”的活動原則,孫中山、宋慶齡、梅蘭芳等都是中華粥會的最初成員。近年來,台灣中華粥會在海峽兩岸開展民間文化交流、學術交流等活動。
“黃海仙都”景區位於黃山、太平湖、九華山,黃金旅遊線上,群山環繞、風景秀麗。該景區作為高端綜合旅遊開發項目,總占地7235.3畝,包含九大板塊、四大產業,是大黃山人文建設的主體。
軒轅峰下的龍裔公墓,安葬著不少優秀的炎黃子孫後裔:美籍著名作家、《蔣經國傳》作者江南先生,中國現代體育奠基人、國際奧委會第一位中國委員董守義主席,長年潛伏地下工作、率部起義的中將司令員劉景素將軍……作為祖國大陸唯一冠名“中國”的世界華人公墓,這裏背靠回龍山,左扶鳳形山,右搭虎抱山,前臨風景湖,湖對面有金山、錢山,猶如二龜來朝,氣勢非凡。
台灣“中華粥會”到訪的成員們非常看好此地的風水,紛紛流露出黃海仙都是一個非常好的人文旅遊公益平台,能夠以綠色養生健康養老來幫助更多的中老年人實現健康的幸福晚年。
軒轅黃帝與黃山
黃山,黃帝之山,因黃帝得名。軒轅黃帝,中華民族人文始祖。唐天寶六年(747),大唐朝廷依據宣州太守李和奏請:據《周書異記-神仙傳》記載,軒轅黃帝在黃山攜浮丘翁、容成子修煉,百二十歲得道升天。後中原世曆代先祖與山越百姓歲祭黃帝,玄宗李隆基敕改黟山為黃山,寓意“黃帝之山”。千百年來,黃山吸引天下遊客的不僅是山巒林翠、奇松雲霞,更有文脈不斷、輝煌燦爛的黃帝文化和曆史。
黃山區位於黃山風景區腳下,黃山四個大門均位於黃山區。相傳公元前2946年,軒轅黃帝、容成子、浮丘公在此會盟、修煉,黃帝百二十歲得道升天。唐天寶六年(747),由目輪和尚興建“軒轅古刹”,同一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詔將“黟山”剌改為“黃山”,軒轅古刹香火盛旺,持續發展了1400多年。從現存的史料和尚存的遺址,此寺廟占地約30餘畝,大小基12處,大殿占地約4畝,不亞於當時的黃山四大叢林(祥符寺、翠微寺、慈光寺、雲穀寺)。軒轅古刹和黃山四大叢林都毀於清鹹豐、同治年間的“太平天國”戰火,後改“福固寺”,光緒戊戌年間鄂僧能學和尚重修複古寺,太平胡繼瑗太史題碑記,流傳至今。
軒轅古刹舉行開館儀式
軒轅峰下的黃山區三口鎮風景湖畔新建的黃帝祭祀廣場,正對黃山軒轅峰。近年來,黃山黃帝文化研究會大力挖掘軒轅黃帝文化,陸續發現和整理出大量的黃帝文化遺存。2014年,軒轅古刹在黃帝祭祀廣場北側恢複重建。
4月2日,軒轅古刹舉行開館儀式,供後人追思先祖黃帝功德,瞻仰聖賢風采。該古刹占地約4畝,內供奉軒轅黃帝、容成子、浮丘公“三天子”會盟塑像,以供後人祭拜,廟前重立的“軒轅古刹碑”高175cm,寬88cm,為青石材料刻成,正面是山東昌邑知縣胡師孝為福固寺重修著《大藏碑記》,刻碑時間為光緒三十一年(1905),背面為《軒轅古刹碑記》,刻碑時間為清宣統三年(1911),記載著福固寺的來曆,興衰。
重建後的軒轅古刹,與黃帝祭祀廣場、黃帝文化景觀牆、黃帝天位像、風景湖形成一條完美的旅遊祭祖路線。
在黃山區一直流傳著軒轅黃帝文化。黃山區仙源鎮先民為紀念軒轅黃帝是車的發明者,千百年來一直傳承著一項大型民俗活動——軒轅車會,碩大的木制車輪,塗滿鮮豔的色彩與花紋,被兩位滾車手推著走,還伴有轉圈等各式表演方式,表示怯邪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