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特約記者南行報道:百色是“紅色”的,因為鄧小平、張云逸、陳豪人、韋拔群等共產黨人于1929年12月11日在這里發動了著名的百色起義,創建了紅七軍,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當時紅七軍的軍部就設在百色市解放街39號的粵東會館。該會館由廣東商人梁煜于清康熙59年(1721年)集資修建,后又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1年)、清同治十年(公元1873年)兩次重建,始得今日之規模:以前、中、后三大殿宇為主軸,兩側配以相對稱的四進廂房和廡廊,構成“日”字形封閉式獨立建筑群。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粵東會館自然是百色行的第一站,她很特殊,兼具了多種氣質。她是一位政治學教員,略有些嚴肅,話語沉穩而嚴謹,耐心細致,以至于不厭其煩地講述著發生在上世紀20年代末那場驚心動魄的斗爭,蕩氣回腸間洋溢著百色的驕傲。
她又是一位藝術鑒賞課講師,帶著蒼老的神情卻儀態萬方,在這方圓2331平方米的空間里演繹著集古建、書法、雕塑和繪畫之大成。整個古建構架不費一釘一鉚,全靠抬梁式與穿斗式混合結構的榀梁架,讓人嘆為觀止。庭院和甬道上,廂房與廡廊間以及琉璃瓦頂,其下半部多飾以奇花異草、珍禽異獸,上半部則是瓷人瓷塑組成的一個個整體,每一個整體表現一個粵劇場面。屋脊上的五彩琉璃瓷雕立體屏幅,不僅雕刻有盤龍戲珠、躍鯉飛鳶等鳥獸蟲魚,還雕刻著許多古代人物,不同的群像組合表達了不同的歷史故事,人物塑造惟妙惟肖,體現了廣東南邑石灣陶釉的藝術特色。粵東會館室內裝飾除木雕石刻外,還有墻上的國畫,畫有古典名著《三國》、《西廂》、《水滸》中的眾多人物。大殿高處的壁畫則以松、竹、梅、鶴、魚、鵲等傳統國畫題材為主。
粵東會館里懸掛著各式匾額,不僅體現著廣東文化已經融入百色當地的生活,更展現著書法藝術的魅力。我們在觀賞古建筑的時候,很少會去關注那些匾額和上面的文字,僅僅是抬眼望一下而已,如果去細究下,其實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這塊匾額似乎涵蓋了整個會館建筑的“中心思想”。“漸”是浸透的意思,“被”則是到達的意思,而“東”和“西”是方位詞,是指西向東。東漸西被意為西方的學說、文化逐步傳播到東方并影響著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這完全體現在粵東會館中西合璧的建筑格局中。
這三塊匾額立于大廳的中央。于漢:振興、發揚漢族文化之意;無極:極點的意思。與漢無極就是要把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發揚到最高的程度。同聲堂是說會館不僅僅是一般的同堂親屬的會館,而是所有家鄉人所共有的活動場所,有志同道合、同呼吸、共命運的意思。重華是虞舜的名字,指文教德治。頌美是歌頌、贊美的意思。頌美重華意思是說:贊美、歌頌之聲要像世人贊美、歌頌虞舜那樣。三塊匾額連起來看,便能感受到當時廣東鄉親們因為身處異鄉所以特別強調漢族的團結精神,而這種精神的聯系紐帶和依托便是傳統的中華文化。
她應該還是一位端莊文雅、目光深邃的歷史學教授,然而她此刻雙目低垂,一聲嘆息。粵東會館始建于康熙五十九年(1721年),距今有293年的歷史,然而從會館的文字介紹中難以知曉發起人廣東商人梁煜的生平,游客更是無從了解粵東會館完整的發展歷史。其實,會館文化是明清文化史中非常獨特的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左右著當時社會的發展。會館是明清時期都市中由同鄉或同業組成的封建性團體,是舊時代科舉制度和工商業活動的產物,始設于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會館是建于永樂年間的北京蕪湖會館。明清時期,全國各地進京應試的舉子達130多萬人次。每科應試的人數有六七千人,加上一些隨行的人員,多至上萬,為方便這些人的食宿,于是,各省及有些府縣紛紛在京設立了會館,專門接待本鄉本土的舉子。另外工商各行業為了維護自身在外地的利益,應對同行競爭,出于協調關系和聯絡感情的目的,也建立了一些行業會館。久而久之,這些會館發展成為一種“同鄉會”和“行業工會”性質的場所。在一定條件下,會館對于保護工商業者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會館的鄉土觀念以及和封建勢力的結合,也阻礙了商品交換的擴大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在百色的粵東會館里逛上一圈,頂多半個小時的時間,一個小時已經顯得太過漫長,然而她卻用了293個春夏秋冬構筑了自己,不僅包括建筑的本身,還有浸淫其間的中國傳統文化以及發生在這里的所有故事。293年的歷史,一家不收費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否能讓我們與歷史和文化能更親近一些,然后再親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