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初開始,無錫、淮安、吳江、靖江等多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上,出現了“您買房我補貼”的慈善基金宣傳語。最刺激購房人神經的是,這一無償的購房補貼高達購房款的20%-40%!
然而,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該舉措的市場反響卻出人意料地冷。
“您買房,我補貼30%”
記者了解到,推出“您買房我補貼”的是江蘇華夏慈善基金會。
基金會理事長張忠元向記者表示,一邊是住房嚴重積壓,一邊是大多數群眾買不起理想住房。而通過公益住房補貼,可以幫助貧困人群“住有所居”。該補貼面向剛需和困難群體。住房面積人均30平方米以下的家庭或者個人,以及在項目推廣地區就業交納社保滿1年的家庭或者個人,符合地方政府保障住房購房條件的困難家庭和群體、養老群體都可以申請。革命烈屬、退役軍人、勞動模范、見義勇為者、優秀教育醫療工作者等人群可以優先申請。
補貼資金由相關愛心企業捐贈而來,且善款有監管。“比如在淮安,公益住房補貼標准為購房總價的30%。基金會將善款直接打入建設銀行淮安清浦支行,並與建行簽訂合同,設立監管賬戶,做到專款專用,把善款打到位,把好事做圓滿。”張忠元表示。
住房公益補貼的運作模式是,由基金會尋找樓盤合作,符合補貼條件的購房人在當地合作樓盤購房,再給予補貼。
基金會靖江項目負責人唐國璋告訴記者,“我們一方面聯系房產企業,幫助他們的項目快速去化,一方面也為消費者‘省錢’,補貼一些購房款。”
餡餅掉下來,接者卻寥寥
項目4月在淮安啟動,選擇與清浦區樓盤天元陽光苑合作,補貼30%購房款后,房價將“直降”為2800-2900元/平方米左右的實惠價。
10月22日,記者來到位於柯山路與政通路交匯處的該樓盤售樓處一探究竟。這家樓盤隻有3棟樓,銷售人員說,能享受公益住房補貼的是3#樓的100套房源,戶型主要是118平方米和130平方米兩種,“但具體賣出去多少,不能告訴你。”銷售人員的話語頗為神秘。
記者隨后從淮安市住建局了解到,該樓盤已建了三四年,銷售一直不是很理想。加入公益住房補貼行動后仍未見起色,100套房子一套也沒賣掉。
記者輾轉聯系上一位申請公益住房補貼但最終未購房的李先生。他告訴記者,“聽說有30%的無償補貼,就趕過去問。補貼不假,但並不能沖抵房款,必須按正常程序付過首付、貸過款后,對方才能把這30%的補貼按月支付給我,一月付600多元,付20年。沒想到會是這樣。這對我來說太不實用。”
“沒想到”的並不止購房人。唐國璋也坦言“沒想到”。靖江是公益住房補貼項目落戶的第6座城市,與基金會合作的樓盤是城南大院,由於靠近長江邊,這樣的房子並不為市場所看好。“項目從年初就開始運作,可到9月底隻有10多個家庭報名,很多人覺得‘天上不會掉餡餅’,哪有購房有困難還可以找公益基金幫忙的。”
項目在吳江碰到的問題,是找不到開發商合作。江蘇華夏慈善基金會吳江項目部負責人坦言,自今年4月在吳江開展該項目以來,已有200多人前來申請,大多為在吳江的外地人,“但是至今還沒找到合作樓盤”。當地一些小的開發商表達了合作意願,但是樓盤質量堪憂,基金會擔心卷入后期購房糾紛。還有一些開發商願意合作卻把項目看成一個促銷手段,希望抬高價格再給予一定優惠,玩“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價格游戲。
“目前陷入了兩難境地。一些申請者經常打電話來咨詢,甚至對項目產生了質疑。”上述負責人稱。
游走在公益與商業邊緣
該住房公益補貼項目,到底是公益的還是商業的?
“既是公益的,也是商業的。項目對消費者來說,是公益的,因為對老百姓不收取任何費用。對開發商來說,是商業銷售模式。但肯定是雙贏。”唐國璋並不避諱。他還稱,接下來要停止這一項目,轉而推出“你裝修,我補貼”的公益項目。
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杜明鵬告訴記者,江蘇華夏慈善基金會2007年就在省民政廳注冊登記,由南京華門集團出資200萬元設立,屬於最小規模基金會,是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非公募基金,屬非盈利性質,並且不得向公眾公開募款。其總部在南京江寧區將軍路,基金會住房補貼工作委員會則在無錫。
該基金會2013年年檢報告顯示,去年僅完成了一筆助學捐助。但從年審情況看,沒有違規之處。“公益住房補貼項目,是今年的新項目,要到年底年審時,才能查核是否有偷逃資金等違規現象。”杜明鵬說。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基金會雖然不違法,但應該是打了一個擦邊球,即打著公益的旗號,行的是商業銷售之實。事實上,現在很多地產企業、商業機構都打著慈善的旗號搞營銷,比如買一瓶礦泉水,捐贈1分錢等,“打著公益的旗號闖黃燈,就是游走在灰色地帶,很少能受到處罰。”(唐 悅 蔡志明 李仲勛 趙曉勇 汪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