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商报专稿

川高县:退伍边防兵 情系蚕农30年

2014-08-10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记者梅超、通讯员赵仕龙、吕世庆报道:“老罗,这两天把蚕箔、蚕台抬出来晒一下,日光消毒杀菌效果好。”近日,四川高县复兴蚕业技术服务站站长宋成虎到娱乐村10组养蚕大户罗在高的家中指导消毒工作,和罗在高一道把蚕棚内的蚕架、蚕台、蚕箔都搬到敞坝进行晾晒。

  “30年了,我已记不清跑了多少路,我的习惯是蚕前做好量桑定种等技术指导,蚕期做好消毒防病、上蔟管理等技术指导,蚕后做好消毒等技术指导。”宋成虎说。

  6年边防兵 2次立功9次嘉奖

  初见宋成虎,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敦厚而质朴,没有过多语言,高县立华蚕茧公司总经理刘云开这样评价,“这人实在,没有花花肠子。”职工郭立夫说,“我在县内很多蚕技站工作过,也当过兵,宋站长的为人处事和敬业精神我信服,他的群众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值得我学习。”

  1979年12月,宋成虎像许许多多的热血青年一样,应征入伍,到云南当上了边防兵。

  宋成虎生长在一个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十分落后的山区村,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敦实厚道的品质。到了部队后,刻苦练就本领,很快得到了提升,先后当上了副班长、班长、代理排长等职务。因在带兵练兵、军事技能竞赛、抗洪抢险等工作中有出色表现,六年边防兵期间,他荣获两个三等功、九次嘉奖,成为连队、团队的学习标兵。

  1985年底,宋成虎回到了高县,被当地丝绸公司聘请为公司员工。为人踏实,工作认真,宋成虎得到了公司普遍认可和蚕农的拥护,很快,但担任了蚕技站站长,可这一干,就是30年头。“虽然这份职业是跑田坎,而且工资不高,但我喜欢这份工作,这些年了,与蚕业发展有了感情,与蚕农有了感情,与公司员工们有了感情,哪天一下子说不干了,还真的舍不得。”宋成虎说。

  3地辗转 10年蚕茧质量名列前茅

  说起30年的工作经历,宋成虎说,很简单,工作过三个地方:在原麻柳乡蚕技站11年,在沙河镇蚕技站3年,在复兴镇蚕技站15年多。

  “刚到麻柳的时候,养蚕还是真正第一次正式接触,没有技术,如何服务群众?”宋成虎回忆说。工作上了岗,就得干好,不然对不起蚕农,这是宋成虎30年的蚕业情怀。于是,他经常下村到蚕农家中,向大户请教,又买来栽桑养蚕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遇到难题就向公司的专业技师请教。“老宋很谦虚,我们经常电话联系,相互探讨养蚕技术。”该县胜天镇蚕技站站长曹永祥说。在宋成虎的眼中,曹永祥是四川省蚕丝学校蚕桑专业毕业的,虽然在基层站工作,但属于“科班”出生,理论功底扎实,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一线锻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用技术也适合高县的蚕业生产。

  7月29日,正巧碰到高县立华蚕茧公司的技术人员到复兴镇蚕技站作夏茧的质量抽样。1个多小时,抽样的结果出来,今年春茧、夏茧和化蛹率、上车率等重要指标连续两季名列全县第一。“蚕茧质量是蚕业发展的生命力,也是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指标,我一直都把蚕茧质量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宋成虎说。今年,复兴镇成为全县第一个方格蔟普及率达到100%的乡镇。

  31年党龄 5年支书探索非公党建路

  2010年初,宋成虎接过公司党委沙河片区党支部的重担。沙河片区党支部管理沙河、月江、来复等7个蚕技站的党员。

  早在1983年5月,宋成虎在部队就光荣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多年党的教育、支部的组织生活,党建工作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可接过支部书记的担子,宋成虎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18名党员,人员分散,文化、年龄结构参差不齐。“企业的重心是发展生产、增加效益,而且蚕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非公党建工作有它的特殊性,必须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办法。”宋成虎决定走出一条特色的党建之路。

  宋成虎将三名支委成员设置在三个站,成立三个党小组,形成了党建区域中心,让党员随时都能找到党组织,党组织也能及时掌握党员的情况。“一般工作或信息,通过电话沟通;重要事项,碰头研究;既保证了生产,又保证了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宋成虎介绍。同时,支部完善了《每季度组织生活会》《党员定期学习教育》等制度机制,采取田间竞赛、课题研究等方式,让党建工作活起来。

  “把学习与工作、业务和理论相结合,这是沙河片区党支部工作的特点;工作不虚、不断创新,这是宋成虎党建工作的亮点。”立华蚕茧公司党委书记张立新说。沙河片区党支部多次获得县委和公司党委表彰的优秀党支部,宋成虎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责任编辑:朱劍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