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萬元征集芒果商標,到“百色芒果行銷全國”活動啟動及觸電淘寶,再到百色市四家班子主要領導带隊到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舉辦推介,在這個激情的夏季,百色市大手筆的品牌打造讓百色芒果炙手可熱。
這一切正是源于百色市大力推進的芒果“二次創業”,百色市規划在現有良好發展基礎上,力爭用3年時間將全市芒果面積從目前的54萬畝擴大到108萬畝的規模,實現年芒果產業50萬噸的目標,把百色打造成為全國最大芒果生產基地,打造“百色芒果”知名品牌,讓百色芒果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麗質天生品自香
百色種植芒果歷史悠久。芒果在宋、元時期就作為地方名產進貢朝廷。
四周皆山的百色,中間一個大盆地,大盆地又套小盆地。每年三月,春回地暖,這暖氣便在盆地里左轉右轉跑不出去,漸漸地漚成一種難耐的暑熱,而這早春的燥熱,正中了芒果的下懷。屬南亞熱带季風氣候區的百色市右江河谷,冬春少雨,春季回曖快,是全國四大干熱谷之一。此外,右江河谷土壤呈土母質,為第四紀紅土發育而成的赤紅壤、砂壤土、黃壤土,土層深厚、肥沃、耕性好,這些都給芒果生產提供了十分理想的自然條件。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百色芒果豐富的品種,以及味美、質優、營養豐富的獨特品質。百色有一種田陽香芒,翡翠其外,瑪瑙其里。果皮一剝開,那濃烈的香氣簡直可以說是噴薄而出,田陽香芒因此榮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銀質獎、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質獎,“廣西名牌”產品稱號。當家品種台農1號、紅金煌、桂七芒獲得“廣西優質產品”稱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田東香芒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田陽縣、右江區、田東縣還先後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芒果之鄉”稱號。
作為全國僅有的四個芒果適宜種植區之一,《全國熱作產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划》將右江河谷列為芒果重點區域進行布局;《廣西水果產業“十二五”規划》中右江區、田陽縣、田東縣、田林縣等被列入芒果優勢區域。
百色的芒果林也如綠色的烈焰一般,朝着右江河谷,一路燃去。如今廣西百色市已成為全國第二大芒果商品生產基地,是全國芒果生產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內外兼修產業興
百色位于云貴高原伸向廣西南岭丘陵過渡带,具有獨特的立體氣候,並形成了立體多樣的農業開發带,特別是右江河谷是與海南島、西雙版納齊名的全國三大優勢亞熱带區域。這里特產豐富,是全國“南菜北運”基地、擁有“中國芒果之鄉”、“中國沙糖桔之鄉”、“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八渡筍之鄉”、“中國茴油之鄉”等多重美譽。
在推動“三農”歷史性跨越的路徑選擇上,30多年來,百色市歷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發展芒果產業放在重要的位置。正是基于欠發達地區發展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特色文章,突出差異競爭,錯位發展的發展思路。
對于百色市而言,芒果產業是一項真正具有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和特色優勢的產業。從市場條件看,除百色全國只有少數地方能夠發展芒果產業的區域,目前,中國芒果年產量約在90萬噸左右,人均芒果佔有量約0.6公斤,僅為蘋果人均消費17公斤的三十分之一,芒果的發展空間巨大,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從產業結構空間布局看,百色除右江河谷外,部分縣也有發展芒果的氣候條件。另外,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划、農業現代化、退耕還林、生態保護等政策也都有利的支持芒果特色農業產業發展。
在構建芒果產業發展新格局中,百色市加快改造提升,確立產業發展新優勢。注重優化芒果產業品種結構,形成品種品質新優勢;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和芒果改低創高技術,用現代科技改造提升芒果產業;注重培育芒果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專業大戶的培育,推動芒果產業適度規模經營,在提升芒果產業化水平上確立新優勢。同時,注重扶持改善果園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市縣一級芒果市場物流中心和基層市場網點建設,營造芒果產業發展新環境。
全市芒果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芒果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到2013年底,百色市芒果累計面積53.89萬畝,萬畝以上的有10片,5千畝至1萬畝的有13片,1千畝至5千畝的有32片。全市參與農戶共有6.71萬戶,參與人數23.49萬人,戶均芒果收入18137元,人均芒果純收入3108元,芒果產業已逐漸成為全市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通過種植芒果,不少果農走上了富裕之路。
打響品牌銷天下
百色芒果產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進了創新拓展、全面提升的發展階段。2014年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決定加大芒果產業發展力度,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芒果產業,使之發展成為實現百色市農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支柱產業,從2014至2016年,利用3年時間,新擴種芒果54萬畝,到2016年全市芒果面積擴大到108萬畝,到2020年芒果產量超100萬噸,建成全國面積最大的芒果生產基地。
“零散式、批發式的推銷只能暫時解決芒果‘難賣’問題,只有品牌運營才能真正做到將百色芒果銷往國內外市場,並把百色芒果打造得更有品位和品質。”未雨綢繆的百色市,將全力打造百色芒果品牌新優勢作為百色市芒果 “二次創業”的重頭戲。
百色充分利用右江區、田陽縣、田東縣、凌云縣、田林縣、西林縣等各縣區資源發展獨具特點的綠色、生態、健康的芒果產品,打造“百色芒果”統一品牌。通過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方式,借助中國—東盟(百色)現代農業展示交易會、百色芒果推介會、芒果文化節、展銷會、商貿會以及農業信息網絡等平台,加大百色芒果品牌推介力度,百色芒果的知名度日益提升。2013年8月,在第四屆廣西名特優農產品(香港)交易會上,個大肉香的百色芒果,50港元一只都十分搶手。
下一步,百色將全力整合芒果品牌,引導和組織果農、企業組建產銷聯合體,按照統一標識管理、統一宣傳口徑、統一產品包裝、統一技術標准的工作原則,重點創建和推介統一的“百色芒果”區域品牌。並鼓勵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自主品牌。並力爭右江、田陽、田東三縣(區)2016年年底前通過無公害芒果產品認證,田林縣2016年年底前通過無公害芒果產地認定。
同時,加大 “百色芒果”品牌宣傳推介,每年分別在省會以上城市舉行3場以上的宣傳推介活動,廣泛宣傳“百色芒果”區域品牌,提升“百色芒果”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擴大“百色芒果”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14年“百色芒果行銷全國”系列活動 ,于6月底開始至7月底,分別在南寧、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哈爾濱等國內多個大城市及俄羅斯邊境城市舉行多場芒果推介促銷專場。
一、百色芒果主要品種、產量及上市時間
二、百色當家芒果品種介紹
桂七芒又名桂熱82號,屬晚熟品種,成熟期8月中、下旬。豐產穩產,果重200-500克。果形為S形,長圓扁形,果咀明顯,果皮青綠色,成熟後綠黃色,果肉乳黃色,肉質細嫩,纖維極少,味香甜,含糖量20%。耐貯運。該品種系田東縣主栽品種。
田陽香芒產于廣西田陽。香芒色澤橙黃,皮薄肉細,多汁香甜,為果中之佳品。富含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被譽為“芒果之王”。功效主治:益胃止嘔,解渴利尿。主治口渴咽干,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暈眩嘔吐,咽痛音啞,咳嗽痰多,氣喘等病症。
三:百色市農業基本概況
百色市位于廣西西部,地處中越兩國和滇黔桂三省(區)交匯處,全市轄12個縣(區)133個鄉(鎮),總面積3.63萬平方公里,山區佔總面積95.4%,邊境線長360.5公里
百色具有獨特的立體氣候,分為溫熱地區、溫涼地區、冷涼地區三種不同類型的耕作區。右江河谷盆地屬溫熱地區,年平均氣溫21.5—22℃,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75%,素有“天然溫室”之譽,有“天然溫室”、“大糧倉”、“大菜園”、“大果園”之美稱;右江南面屬溫涼地區,年平均氣溫18.7—19.5℃,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82%,大多屬“喀斯特”地貌;右江西北面屬冷涼地區,年平均氣溫16.3—20.7℃,年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85%。
百色市依托亞熱带氣候優勢和豐富的農業資源,按照“提升傳統產業,做強支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的思路,堅持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全面加快農業產業化、集約化、基地化進程,形成了以糧食、水果、蔬菜、甘蔗、桑蠶、烤煙、茶葉等為主的亞熱带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建有百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廣西百色現代農業技術研究推廣中心,田東縣是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百色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無公害蔬菜水果生產基地、全國“南菜北運”基地、“中國芒果之鄉”、“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八渡筍之鄉”、“中國茴油之鄉”。
2013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9.55億元,增長5.63%;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9.06億元,增長5.63%。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5409元,增長13.3%,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12.38萬畝,總產量117.3萬噸;蔬菜面積發展到191.48萬畝,產量344.7萬噸,蔬菜面積、產量位居廣西前列;果園面積166.89萬畝,產量80.8萬噸;蔗糖產業是百色的支柱產業之一,全市種植面積153.05萬畝,產量554.5萬噸;現有茶園面積34萬畝,年產鮮茶4.9萬噸,茶葉面積、產量居廣西第一;桑園21.56萬畝,蠶繭產量18.7萬擔;百色中藥材近2000種,其中田七、麝香、七葉一支花等多個中草藥品種為稀有物種,全市種植面積25.7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