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和公众通报丝路申遗情况。
“可以告诉大家,不会因为申遗成功而提高门票价格,免费的依旧免费。”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周魁英在今天(6月23日)举行的陕西省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
发布会上,陕西省政府向媒体和公众通报了陕西七处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情况。全程参与了本次申遗的周魁英表示,从成功的这一刻开始,陕西文物保护的责任便更重了。
陕西世界文化遗产从一处增加到八处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陕西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等七处遗产点。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使陕西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从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一处增加为八处。至此,陕西的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改变了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却只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局面。
“当然这不会是最终的数字,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动态的,像陕西的乾陵、昭陵等文化遗产点,完全也有机会在未来增补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周魁英说。
国际专家认可丝路起点在长安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终公布的项目名称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而非之前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提交“丝绸之路:起始段——天山廊道路网”。
周魁英告诉记者,改变名称的决定,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对丝绸之路全部文化遗产进行了考察评估后作出的。“这说明了国际专家认可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起点在长安。”周魁英表示,作为申办方的地方政府,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改名的决议,表示尊重和理解。
312国道为保护文物而改道
自2006年丝绸之路申遗启动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申遗工作,有关市、县(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申遗的相关规划要求,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比如西安市政府组织未央区政府和汉城特区管委会,克服各种困难,对占压未央宫遗址的部分村庄和居民进行了拆迁安置,既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了遗址的保存环境,又很好的改善了当地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双赢”。
为了保护唐大明宫遗址,西安市政府征用唐大明宫遗址区3.5平方公里土地,拆迁遗址区350万平方米建筑物,重新安置10多万群众。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大明宫遗址的保存条件,提升了西安北郊的城市品位。
而彬县政府按照文物保护要求,实施了大佛寺石窟明镜台维修、广场改造及绿化美化等工程,并将影响大佛寺石窟保护的312国道改线,保障了遗产的安全。(记者 敬泽昊 秦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