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事講場】從「七一」看港青放眼祖國

2021-07-02 02:04
來源:香港商報網

 今年「七一」對香港有三重意義:一是慶香港回歸24周年,也標誌着「一國兩制」踏入了「五十年不變」的中期,雖然在實踐過程中面對不少困難和挑戰,但「一國兩制」依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七一」對香港的三重意義

 二是今年「七一」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國安法「一法定香江」令本港重回正軌、由亂向治。多個調查都顯示,主流民意支持國安法實施,認同國安法有力維護了香港的治安和穩定,市民都清楚看到國安法保障的是絕大多數市民的權利和自由,打擊的只是極少數違法分子反中禍港的惡行。國安法的實施讓香港告別「黑暴」,市民終於可以免於畏懼,權利和自由也得到了保障。

 三是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回首百年前,曾經創造過燦爛文明的東方古國,卻是積貧積弱,遭列強侵略宰割,山河破碎,人民飢寒交迫,社會貧窮衰敗。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擔起了救國、興國、強國的歷史重任。一百年後的中國,早已告別了貧窮和愚昧,告別了屈辱和衰敗,變成一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共產黨不但是國家的執政黨,而且是「一國兩制」的創立者和守護者,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當然值得香港各界熱烈慶賀,更應藉此機會讓市民尤其是青年更好地認識國家、認識共產黨。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日前接受傳媒專訪時就寄語香港的年輕人不要「仰望」西方,過去香港的年輕人總是不自覺地「仰望」西方,對自己的民族文化、國家發展認識得不夠透徹。年輕人應該抬起頭來,看看祖國的錦繡河山、看看全面小康的歷史成就,看看堅忍不拔的抗疫史詩,看看「天問一號」的火星照片,看看十四億人平凡而動人的中國夢。

 港青不應「仰視」西方

 事實上,中國共產黨是「一國兩制」事業的創立者、領導者、踐行者和維護者。沒有人比中共更了解、更珍惜「一國兩制」的價值,也無人比中共更懂如何維護好「一國兩制」。過去香港社會一個誤區,就是往往以西方的標準、模式去衡量香港,去評價國家的成就,一些青年甚至長期「仰視」西方,總之西方的一切都是世界最先進,達不到西方的標準就是落後,這種「仰視」西方的心態長期存在香港以至內地社會。在這樣心態下,香港青年不但「仰視」西方的一切,更輕視、漠視祖國的成就。

 《環球時報》最近一項民調,訪問來自北京、上海、深圳等100多座城市近1300人,年齡在15歲至35歲之間。調查顯示,中國年輕人「平視」西方比例明顯上升。為什麼內地青年愈來愈「平視」西方?這不但在於國家近年的發展,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成就給予了他們信心和底氣,更在於西方在治理上的衰敗,揭示西方政制的不足和缺陷,民主政制愈來愈陷入民粹、社會撕裂的死胡同,政客以當選為最優先考慮,可以為了勝選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甚至如特朗普般挑動族群對立。在抗疫上,更將西方國家治理的無力表露無遺。這些都讓中國青年愈來愈看清西方的真相,愈來愈客觀地看待西方,不會如以往般一味「仰視」。

 內地青年不再「仰視」西方,對祖國的治理、能力、制度、道路愈來愈有自信之時,香港青年更應抬頭望望祖國的發展和成就,了解國家的困難和挑戰,不帶有色眼鏡看待祖國的一切。董建華說,今天的年輕人,應該在自己的崗位,自豪地成為中國夢的參與者、貢獻者、實現者。香港年輕人的出路不在於街頭,不在於攬炒,而在於投入祖國的發展,投入中國夢,從中貢獻國家,實現自身理想。

 何子文

[責任編輯:謝燁挺]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