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故事】華北之大卻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刻下「保衛華北」的他們書寫出抗日救亡的青春讚歌

2021-05-30 17:46
來源:香港商報網

 在北京香山臥佛寺西北側的櫻桃溝內,一塊大青石上刻著遒勁有力的「保衛華北」四個大字,在這四個字的背後,是1935年華北事變後一群熱血進步學生誓死保國的決心,是他們發出的不畏強暴,匹夫有責的抗日愛國最強音。

 1935年,日本侵略者踐踏我國東北之後,利用國民黨統治者的不抵抗主義政策,大規模越過長城南下,企圖直接控制華北,先後製造了察東事件、河北事件、張北事件,並瘋狂策動華北五省「自治」和內蒙古「獨立」,妄圖把內蒙從中國分離出去。這一系列侵略事件總稱為「華北事變」。

 當時的華北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面對中華民族生死存亡時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郭明秋、黃敬、姚依林等為代表的北平學聯帶領數千位學生,於1935年12月9日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一二.九」學生愛國救亡運動。他們高喊「反對華北自治運動」、「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全國武裝起來,保衛華北」的口號衝上街頭,展開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這次運動極大的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廣泛發動了人民群眾,標誌着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12月下旬,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平學生聯合會組織平津南下擴大宣傳團,進行抗日宣傳,開始踏上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在宣傳團的基礎上,次年2月初,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成立。「民先隊」後來很快發展到兩萬餘人,為抗日戰爭和中國革命事業準備了一批骨幹力量。

 暑假期間,「民先隊」在香山舉辦「平西櫻桃溝抗日救國軍事夏令營」。參加人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等學校的民先隊員。擔任司號員的是北大教育系學生陸平,他每日黎明攀上一塊巨大的岩石吹響軍號,開啟夏令營一天的緊張訓練生活。營員們不僅學習軍事常識、游擊戰術,舉行軍事訓練和軍事演習,還學習聽取抗日戰爭局勢和軍事理論,爭相傳閱中共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等當時很難見到的文件;熱烈談論紅軍北上抗日的消息和愛國志士的抗日活動;激烈爭辯當時的社會問題、理論問題。

 一天午後,清華大學外語系學生趙德尊用地質系採樣工具在一塊青灰色的岩石上刻鑿出一個蒼勁有力的「保」字,陸平發現並接過他手中的工具,二人相互協作在岩石上鑿出「保衛華北」四個大字,表達了當時學生們心中最熱切的呼聲。

 經過幾十年風吹雨打,「保衛華北」的石刻依然完好。「一二·九運動」五十周年紀念前夕,有關部門發起倡議,決定在香山櫻桃溝建立紀念地,以緬懷革命先烈並啟教後人勿忘國恥。如今,「一二·九運動紀念亭」已成為櫻桃溝的紅色紀念地。(香港商報駐京記者張麗娟)

[責任編輯:靜文]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