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季經濟明顯反彈,政府昨公布GDP按年大增7.9%,結束自黑暴及疫情以來的6季連跌,按季比較更連增3季。當局形容增幅可觀,但提醒復蘇並不平均,整體經濟活動仍低於衰退前水平。的確,一日香港未能擺脫疫情,經濟前景仍面對著不確定性,故必須繼續完善抗疫工作,短期內要爭取持續「清零」,中長期則要盡快透過疫苗實現群體免疫。
首季GDP報捷,好大程度乃受惠於外貿反彈逾30%,其中內地需求就貢獻同期全港出口增幅近70%之多,並成為香港經濟復蘇的最大拉動力量。當然,本港疫情回順,限制食肆、酒吧等經營的措施有條件放寬,亦令本地內需止跌回穩。不過,疫情下旅客難以訪港,零售銷售市道仍嫌慘淡,即使去年基數已低,私人消費開支首季仍僅微增1.6%。事實上,現時經濟表現極不平衡,個別行業如旅遊業等依舊低迷,以致個別就業市場也難言好轉,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失業率續高企於10%之上。所以,要香港經濟全面復蘇,要全港市民全面受惠,治本出路始終在於走出疫困。
可喜的是,本港已連續7日皆無源頭不明病例,來自變種病毒的威脅在各方努力下有望完全掃除;如果未來一段時間維持「清零」,則有條件與其他地方特別是澳門及內地推動正常通關。毫無疑問,這乃本港旅遊業界期待已久的莫大強心針,出境營商、探親的限制放寬也有利於經濟社會運作復常。不過,稍一鬆懈便恐前功盡廢。昨天有消息稱,港星「旅遊氣泡」因為新加坡忽爆疫情可能再次延期,此誠警示大家抗疫工作不能放鬆,還要不斷完善做好。其中,加快疫苗普及便為普世必由之路,有關方面必須想方設法鼓勵接種,包括制訂更多更大的誘因。美國疾控中心昨更新指引,在此前建議已接種疫苗者室外不戴口罩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議相關人士除巴士、監獄等室內擠逼環境外可以不戴口罩。這條招數非常進取,香港現時肯定難以效法及不應效法,因為美國已有46%人口接種了至少一劑疫苗,而本地迄今則只有15%……但愈來愈多經驗顯示,賦予接種者更大的自由或權利,類似「谷針」手段已成抗疫必然之策。比如,紐約州立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要求所有學生秋季返學須先打疫苗,俄亥俄州更舉行抽獎,已接種者或可獲得高達100萬美元钜獎。這樣鼓勵打針的措施不勝枚舉。香港過去亦不乏「谷針」建議,好像直接派錢鼓勵,找藝員宣傳打針,等等。為了更好抗疫,固然樂見社會各界繼續出謀獻策,有關方面亦宜積極研究落實推行。至於那些反智地反對「谷針」者,則須停止惡意抹黑操作,不要甘為井底之蛙。畢竟,與群體免疫要求的最少70%接種率相比,香港仍有相當距離,而且扣除不適合打針者如長期病患等,其他市民尤其青壯年人必須更踴躍接種方成。
香港要走出疫困,令經濟民生恢復正常,有賴全港市民的齊心合作。過去一段時間,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香港防疫已見成效,首季經濟亦因此反彈;展望未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香港必可戰勝逆境、更勝從前。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