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府公布香港首份涉及480個項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2017年公布首份涉及20個項目的「香港非遺名錄」,為政府對這批具高度文化價值和急須保存的項目作出保護措施時,能有緩急次序的參考。這些先賢承傳下來的文化,對現代人有什麼意義和作用?本報邀請到不同「非遺」承傳人一連幾期為讀者逐一講解,首期介紹的是「傳統曆法」承傳人蔡興華。
走進蔡興華位於上環的辦公室,酸枝枱椅配以八十年代的豪華裝修,牆上掛滿李嘉誠、彭定康、鄧肇堅等官商名人的合照和牌扁,一看便知她大有來頭。蔡的曾祖父於光緒十七年在廣州發行《曆書》成一代名家,1950年繼承家業的蔡伯勵移居香港,把西方的天文資料對照古法運算所得的天星運行結果,增加曆書準確度。2018年蔡伯勵離世,家業傳給5名子女,蔡興華是第四代傳人。
內容包括民間智慧至英文醫學
由於蔡伯勵編製的《通勝》被譽為「既具科學、天文學、民俗學、歷史學研究價值,又在華人社會甚具影響力」,遂於2013年獲廣東省政府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蔡氏《通勝》亦由於引入西方天文資料,以及香港風俗特色如用廣東話字教人學英文,遂於2014年獲特區政府列入首份「非遺清單」。
「傳統曆法」是基於觀察星宿運行軌道,推算朔望交食、制定廿四節氣而成,用作頒布年號、節日、節氣、指導農業生產,也是民間舉辦慶典、儀式、祭祀等選擇日子和時間的重要參考。「曆書」粵人稱「通勝」,「書頭」、「書肉」、「尾牛」三部分須每年更新。「書頭」包括春牛圖、流年吉凶方位、天星運行度數;「書肉」用作擇日子,列明每天吉凶日子和時間,宜做什麼、忌做什麼,凶神胎神位置等等;「尾牛」是預告下年節氣及方位利勢表等。通勝同時加插不少每年不變的內容,包括各種民間智慧、生活小百科,甚至教英文、文學、醫學、占卜、感應、符籙等等。
計劃出「兒童版」授廿四節氣
蔡興華表示,不同發行商的《通勝》全球年銷量逾百萬本,幾十年前的華人理髮、買新衣、剪指甲、買雞都會看通勝;很多家庭都會掛一本在客廳,相信可保平安。時至今日,很多人在結婚、喪禮、入伙等人生大事都會看通勝,買樓、出遠門、到職、開市、祭祀也不少人會看;新春期間有人會掛一本在家當作節日裝飾。
由於市面上已有很多玄學家製作「通勝App」,在手機上可輕鬆獲得吉凶信息,同時也有很多通勝教學影片甚至實體課程,蔡興華無意在這方面重複投放資源,但她發現有一個缺口,就是兒童方面教育,遂正計劃發行一系列兒童書籍,以圖畫配合簡單文字介紹廿四節氣的知識。
冀年輕一輩傳承重要文化
蔡興華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日代表春夏秋冬轉季,對種植的人有重要指引,對每年轉換厚薄衣裳等亦有重要參考,我配上大太陽、大北風、厚薄衣服、植物發芽等圖片令兒童一看便懂,從小植入腦袋之中,可終生受用。
學懂廿四節氣,原來還有很多好處,蔡興華稱中醫很多治療、保健、養生方案也須配合廿四節氣,如治鼻敏感、哮喘和慢性咳嗽等的「天灸療法」就必須在小暑與處暑之間的40天內的指定日子貼膏藥3次。此外,蔡興華平日必定預留時間出席各大小社團、學校舉辦的講座,以宣揚《傳統曆法》的文化和知識,冀年輕一代能把中國這項古文明智慧薪火相傳,在世界發揚光大。(記者 李銘欣 攝影 崔俊良)
《通勝》「書肉」列明每天吉凶日子和時間,宜做什麼、忌做什麼等。
頂圖:蔡興華表示,不同發行商的《通勝》全球年銷量可達逾百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