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舉辦光明科學城科研機構平台集中入駐系列活動

2021-04-20 20:53
來源:香港商報網
    4月20日,深圳市光明區人民政府舉辦了光明科學城科研機構平台集中入駐系列活動。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光明區委書記劉勝、區長蔡穎,深圳市科創委副主任鍾海,深圳市發展改革委創新能力建設處處長陳琨,深圳大學副校長李永華、深圳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院長孫冬柏、深圳灣實驗室黨委書記胡曉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許建國、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院長譚力海、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主任馮聖中、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講席教授項曉東等參加了這次的活動。
 
    這次集中入駐系列活動,包括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二期、深圳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等科研機構入駐,也包括深圳灣實驗室場地二期項目、材料基因組臨時實驗配套設施等啟動建設,以及光明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光明科學城創新驗證轉化基地(深圳大學)等項目簽約落地。
 
    據介紹,當前,光明區正朝著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方向奮勇向前,加快建設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高起點搭建光明科學城規劃的「四梁八柱」,光明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已經審議通過,空間規劃綱要對外發布實施。高水平提升光明科學城集中度顯示度,滾動推進重大科技創新載體落地建設,綜合粒子設施首棟建築動工建設,深圳灣實驗室等一批科研平台紛紛落戶光明。高質量探索「沿途下蛋」產業發展新模式,中國計量院等「兩院三中心」投入運營,平方公里級的產業空間有序釋放,「3+1」產業體系正在加快形成。高顏值提升城市品質,堅持全域景觀的理念,推動光明科學城核心片區煥然一新,光明中心區、光明雲谷等重點片區建設全面鋪開,以深圳實驗學校為代表的一批優質義務教育資源和以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為代表的一批優質醫療資源加快集聚。
 
    本次活動迎來一批科研機構和科學家團隊入駐,啟動建設一批大科學裝置和前沿交叉平台,簽約合作一批科研成果轉移轉化項目,光明「科學陣容」更加壯大,創新能量愈發澎湃。接下來,光明區將聚焦搭建具有光明特色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依託大裝置、大設施、大平台,匯聚創新資源,集聚創新優勢,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政策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一個「不一樣出彩」、高顏值的深圳北部中心,努力建設「科學、城市、產業、生態」四位一體、集中度顯示度更趨顯著的世界一流科學城。(記者 黃鳳鳴)
 
    入駐項目情況:
 
    一、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二期)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二期)作為光明科學城首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項目建設團隊過渡入駐科潤大廈,計劃2022年底建成世界一流的超級計算機系統,為大灣區、全國乃至全球的氣象、材料、化學、生命科學、海洋等領域科學研究提供充足算力支撐。
 
    二、深圳灣實驗室場地二期工程
 
    深圳灣實驗室(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廣東省實驗室)作為廣東省、深圳市布局建設的重大創新載體,以腫瘤、代謝與心血管、神經退行性、傳染性等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為核心,以IT+BT融合及多學科交叉為特色,開展生命信息、生物藥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研究,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人才、科研、平台創新高地。深圳灣實驗室實驗二期場地選址高科國際創新中心,場地約2.7萬平方米,建設實驗動物設施、公共儀器平台、課題組科研用房及配套用房等,計劃於2021年底竣工。目前,深圳灣實驗室已圍繞重大疾病、學科技術、產業轉化三個維度設置14個研究所/中心,引進研究團隊80支,科研人員佔比超80%。全職引進40餘名來自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等世界頂尖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年輕研究人員。規劃到2023年底,科研團隊達200支,人員規模達3000人。
 
    三、深圳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
 
    深圳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雙區驅動」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撐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公益性科研事業單位,負責建設「世界一流、深圳特色」的標誌性、稀缺性、先進性綜合粒子設施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科研平台,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驅動發展的先鋒隊、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四、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
 
    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作為深圳市腦解析與腦模擬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五家共建單位之一,致力於推進面向臨床應用的腦科學創新研究和開展神經醫學前沿技術研發,努力推動人腦功能區精準定位、腦功能康復、兒童腦智開發和神經醫療器械研發等關鍵技術產業化。研究院選址雲智科技園,建築面積2049平方米,目前已引進科研人員60名,計劃到2025年引進科研人員超過100名,將聚焦腦疾病患者術前腦功能分析檢測、神經康復、正常人群智力開發與保護、神經影像高精尖核心技術等方面,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技術和儀器設備,大力引領神經科學關聯的數碼化智慧產業發展。
 
    五、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
 
    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作為光明科學城將創新與轉化深度融合,面向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沿途下蛋」基本導向,探索性打造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模式,在一棟樓里搭建源頭創新至成果轉移轉化一體化創新平台,建立從「科研-轉化-產業」的全鏈條企業培育模式,打破「從0到1再到10」的產業孵化時間壁壘,推動工程生物領域科技型企業加速孵化及集聚發展,加快健全深圳工程生物學領域的創新生態鏈,項目選址卓宏大廈,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目前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已有Amyris、未知君、藍晶生物等三批共23家企業通過遴選,計劃到2025年吸引和培育不少於50家工程生物學領域高新企業,助推光明科學城建成全國合成生物學產業高地。
 
    六、光明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
 
    光明腦科學技術產業創新中心以推進腦科學、腦技術、腦健康、腦疾病與腦智能等領域產業升級為出發點,圍繞腦科學新技術開發應用與企業孵化,通過創新「產業和醫院出題,科研人員答卷」運行模式,推進「產、學、研、用、資」深入融合,打造支撐腦科學技術「創新、創業、創投融合發展」的立體化平台。項目選址濱海明珠工業園,建築面積10140平方米,計劃建設組織成像和神經光學技術等平台,到2025年12月底,累計引進和孵化腦科學技術領域企業團隊不少於40家,積極推動在光明區形成腦科學上下游產業鏈高度聚合、快速發展的腦科學產業生態。
 
    七、材料基因組臨時實驗配套設施
 
    材料基因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國家重大需求和高新技術產業應用為導向,致力於為先進材料研究提供關鍵軟硬件技術和工具,加速新材料「發現-開發-生產-應用」進程,實現新材料「按需設計」最終目標。項目過渡選址華美居,建築面積3926平方米,將圍繞高通量製備、實驗室表徵、中子表徵和計算平台四大板塊規劃布局實驗及科研辦公空間。推動到2023年,打造從設計、合成、表徵到計算反饋的材料研發全鏈條,加快深圳市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推進材料基因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八、光明科學城創新驗證轉化基地(深圳大學)以信息、生命和新材料等領域為重點,依託深圳大學高端人才、科研平台、科技成果等優質資源,瞄準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過程中概念驗證、小試中試、成果商業化等關鍵環節,規劃建設創新驗證中心、智能感知與信息解譯技術創新中心、表界面結構與材料創新中心等平台,通過概念項目驗證資助、種子基金支持、專家諮詢服務、創業人才培養、孵化空間建設等途徑,打造集共性技術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共享製造與測試平台、產學研合作、科譜教育等於一體的協同創新和服務載體。
 
[責任編輯:趙書琪]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