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中國北方再次上演「黃沙蔽日」,這是近一個月內,中國遭遇的第三場較重沙塵暴天氣。今春沙塵天氣為何頻頻來襲,未來「黃沙漫天」會成為常態嗎?
在不少中國民眾的印象中,沙塵暴已經多年沒有出現,但今年春季發生了多輪沙塵天氣,3月中旬北方遭遇了「近十年最強沙塵暴」。今年春季為何陷入沙塵暴「車輪戰」?
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饒曉琴表示,今年截至目前中國已經出現了7次沙塵天氣過程,較常年同期偏多,這主要與今年異常的地表狀況和動力起沙條件有關。
她表示,追溯到去年冬季,蒙古國南部、中國內蒙古西部及西北地區大部降水稀少,地表乾燥,積雪覆蓋範圍較小。今年2月以來上述地區氣溫顯著偏高,導致沙源地乾燥裸露,而植被尚未生長,為沙塵天氣的發生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加上今年3月以來冷暖空氣交替頻繁,大風為沙塵天氣的發生提供了有利的動力條件,「蒙古氣旋和大風是沙塵的『搬運工』,負責完成起沙和向下游傳輸」。
據氣象部門監測,今年3月以來,蒙古氣旋異常活躍且強度偏強,3月15日、3月28日以及4月15日的沙塵過程,都有明顯的蒙古氣旋生成並東移,強盛的蒙古氣旋將蒙古國地面的沙塵抬升至1-2km的高空,並在冷空氣作用下一路向東、向南傳輸,進而影響中國北方大部地區。
中國北方的沙塵天氣主要發生在春季,幾乎佔到全年的80%,3到5月是沙塵天氣的高發期。目前距離春天結束還有一段時間,沙塵暴還會再度「光顧」嗎?
饒曉琴表示,中國4月平均發生4.3次沙塵過程,5月為2.8次過程。未來一個多月仍然是沙塵天氣活躍的時段,今年整體沙源地地表情況不太理想,如遇惡劣天氣形勢,仍然還有可能出現沙塵天氣。但預計4月下旬以後,隨着北方地區降水逐漸增多,氣溫升高,有利於植被生長,起沙的下墊麵條件將逐步改善,沙塵天氣的影響範圍和強度總體會趨於減弱。
面對頻頻來襲的沙塵暴,有分析認為,中國或將就此進入到沙塵暴「高發期」。公眾也產生擔憂,今後的春季是否將和沙塵天氣「常伴」?
饒曉琴表示,今年沙源區降水偏少,氣溫偏高,導致地表狀況異常偏差,另外春季以來蒙古氣旋活動偏強,這是一種短期內的異常波動,與長期的變化趨勢並不一致。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冬季風勢力減弱,沙源區風速減小,起沙的動力條件在減弱,同時沙源區降水持續增加,使得沙塵天氣頻次整體持續偏少。此外,受益於中國植樹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推進,也有效減少了沙源區面積,使得近10年沙塵過程總體呈現減少的趨勢。這種大的趨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
她表示,未來中國還需要繼續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飛播造林、飛播植草、加固防沙網、減少農耕地表裸露等措施來改善起沙的下墊面狀況,減少沙源地的沙塵面積,抑制本地起沙和削弱部分低層次的外來沙塵輸送。
氣象專家提醒,今春沙塵天氣頻繁,沙塵天氣時公眾需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做好相關防護。大風地區需做好棚架、廣告牌、簡易搭建物及設施農業的加固工作,減少或避免高空作業。此外,還要注意防範沙塵天氣對交通運輸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