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由民革中央、政協廣東省委員會主辦的「2021中國實體經濟論壇」在佛山舉行,主題為「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與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數十位中國政企學界精英發表精彩演講,把脈中國實體經濟發展之路。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在論壇上表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推動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做好四篇文章,首先要做好規劃引領和統籌協調,讓關鍵產業鏈在全國合理布局。其次要做好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加快在關鍵領域補短板。再次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培育企業科技創新聯合體集群。最後是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合作共贏中促進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在論壇上發言
鄭建邦特別稱讚佛山作為全國唯一的製造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堅持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之本,從「製造」到「智造」,連續推出多個「全國首創」,取得了一系列創新實踐成果,為全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非常寶貴的經驗。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蔡昉建議探索新的優勢和挖掘傳統的潛力合併發力,找到中國在全球價值鏈和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同時依靠生產率的提高來保持中國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的穩定乃至壯大提升。
同時蔡昉也特別強調,中國製造業在GDP中的比重最高時是30%,製造業比重從2006年開始持續性下降,現在降到了27%左右。製造業的比重下降和中國的發展階段相關,跟人口紅利、國內外消費需求、貿易依存度都有關係,需要在供給側、需求側都去關注這個問題。
為此蔡昉提出四個建議。第一,拓展比較優勢。從尋求產品貿易到立足於價值鏈貿易;第二,雁陣模型從國際版到國內版。國內版雁陣模型的關鍵是成本效應和規模效應互動,成本提高喪失傳統產業,規模效應創造新產業機會,是沿海地區製造業新優勢所在;第三,從供給側成本優勢到需求側優勢。潛在消費者群體和銷售市場有越來越大的比重;第四,依靠成產率的提高保持競爭優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蔡昉發表演講
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范恆山表示,當前中國發展實體經濟面臨不少困難,其中包括:負擔重、干擾多、競爭強、創新難、獲利少等現狀,要從整體上採取一些有力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何映昆表示,產業鏈供應鏈是現代產業體系的基本框架,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在疫情衝擊和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下,增強科技自立自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的能力,成為製造強國建設的必然選擇。
佛山重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調研報告出爐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名譽主任、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工信部智能製造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朱森第,在會上發布《全球變局下的佛山重點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調研報告》。
《報告》對佛山的高端數控機床、塑料加工及注塑機械、工業機械人、智能家電、陶瓷和陶瓷機械、有色金屬加工、氫能級燃料電池、動力電池等八個重點產業做了分析。
朱森第認為,八個產業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優勢明顯的產業,像智能家電、陶瓷和陶瓷機電、塑料加工和塑料注射企業、有色金屬加工等四個產業。朱森第建議,從四方面發力實現產業鏈的高級化:一是加快企業的智能化改造步伐;二是強化精細化管理;三是加強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四是實現產業鏈的延伸。比如鋁型材從建築延伸到工業鋁材延伸,發展鋁壓鑄件,家電向智能終端發展,要加快產業的智能轉型。
第二類是潛在優勢明顯的產業,像工業機械人、高端數控機床。朱森第建議,應注重產業鏈的補鏈,引進相關企業到佛山發展,補充完善數控機床主機品種;發展中小企業,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小巨人企業;加強與周邊地區合作,完善供應鏈。
第三類是重點培育的產業,像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朱森第建議,佛山可採取「中間突破、兩頭拓展」的發展戰略,即從氫能應用的儲存、運輸、加注等中間環節入手,解決相應裝備和關鍵器件,形成優勢後再向兩頭拓展。對於動力電池產業,朱森第建議,佛山可在動力電池回收和再利用領域創新商業模式,形成領先優勢。
佛山市市長朱偉表示,佛山製造業各主要行業在本地的產業配套率高達90%以上,而且以民營經濟為主,具有較好的根植性穩定性,也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良好基礎。佛山會在五方面發力,一是加快建設「2+2+4」先進製造業集群,增強產業鏈控制力和產業集群競爭力。二是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合作的技術創新體系,全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三是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等,加快提升製造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四是推動廣佛同城、灣區協同戰略,持續深化區域產業協同發展。五是深化政府服務改革、村級工業園改造,着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當天,還舉行了後疫情時代與「雙循環」下的產業鏈供應鏈重構、工業機械人驅動中國智能製造升級、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鏈突圍之路和新能源時代:氫能與燃料電池的實踐與願望等主題論壇。(記者 胡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