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學學院和利茲大學全球變化科學教授劉易斯當地時間周二在英國衛報發表的評論文章指出,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在英國舉行,大會的結果有助於塑造未來幾十年數十億人的命運。對英國來說,這也是其在離開歐盟後在世界上所扮演的新角色的第一次重大壓力測試。然而壞消息是,英國政府對氣候大會應該做什麼仍然沒有明確的計劃。
當地時間3月19日,烏克蘭一群氣候活動家走上街頭,呼籲重視氣候變化,保護地球。
文章認為,如果英國沒有做好工作,那麼各國的溝通與合作將會十分受限,而作為會議東道主的英國也會淪為旁觀者。錯過節能減排的機會,英國政府的「全球英國」理念也會逐漸枯萎。
文章指出,英國政府需要抓住議程,全面重新定義氣候大會的意義。比如,目前大會的主要議題不包括農業,但農業占全球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因此需要重點討論。且本次會議的存在有一個關鍵目的:執行《巴黎協定》。英國政府應對大會進行更為透明化的重新定位。
文化還指出,一次成功的氣候會議則包含以下幾個重要特徵。首先,各國需要遵從《巴黎協定》。其次是堅定地制定超越政府的脫碳計劃。再者,英國應該與實力較弱的國家做朋友。東道主需要開放正式談判,以幫助弱勢國家。最後是資金方面的問題。考慮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減免貧困國家的債務是必不可少的,這樣他們才能有資金投入到減排計劃當中。
文章最後強調,如果不是處於壓力之下,英國政府可能不會進一步推動減少化石燃料使用。變革的根本動力是氣候活動家和更廣泛的公民社會。(編譯:徐浩 圖源: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