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商報主辦的「香港商界最關注十件大事」評選活動已來到第14個年頭。香港工業總會(工總)主席葉中賢認為以下大事與香港工業發展息息相關:「中央擘畫十四五藍圖」、「RCEP、中歐投資協定成功簽署」、「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等。他指出,中央每次出台五年規劃,對工業人士都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指標。港商企業緊跟國家的發展方向,整合行業資源,不僅有利於提高自身產品質素,也能推進香港「再工業化」,更能夠為國家工業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葉中賢表示,國家在「十四五」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疫情下中國穩定經濟創造更好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有學者指「服務業比重越大,國內循環的比重越高」,香港參與以消費為主導的雙循環格局中,藉國家推動內循環的利好政策條件,助港資廠商「出口轉內銷」,融入國家經濟大局;又能在外循環中於跨境貿易、金融等領域繼續發揮核心作用。
香港商報記者 傅之忺
葉中賢希望香港與內地的聯繫更緊密,尤其是年輕人可以有深層次交流。
內循環助港商創新升級
他說,過去港商參與內地市場大多以投資設廠為主,產品主要銷往海外市場,已經習慣「外循環」。新冠疫情讓世界經濟陷入停滯,國際貿易需求大減。內地因抗疫表現良好,市場恢復快,成為唯一在2020年GDP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因此,港商也必須正視內地市場,強化內外中間人的功能,並補足自身缺乏的電商經驗。
具體到香港工業,葉中賢分析中小企業應爭取開拓生產鏈上下游服務,重新定位自己在市場中所處的位置。首先是投入到除產品製造以外的生產線服務業,即設計研發、生產管理、品牌管理、檢測、貿易、物流運輸及售後服務等。疫情加強了區域化貿易的趨勢,因此香港在內地、東盟的亞洲範圍內,可以向中高端路線發展。加強科技研發、產品設計和品牌服務等,是廠商可靠的轉型方式。
另外,廠商開拓「內循環」還有利於延續「香港製造」的可持續性。工總新一期《香港製造:香港工業啟新章》中期研究報告顯示,受訪的港資廠商中,有26.8%在港已設有生產線,另有10%有意回流香港。其中生產階段較先進的廠商在港設廠的意願更加強烈。但許多企業在考慮回流時,面對工業配套和用地不足的掣肘。工總已向政府跟進回流企業的資源供給問題,要求聚焦處理,增設更多配套土地設施。工總期望更多高增值生產線回流香港,藉內循環的利好條件,以大灣區為門戶,將「香港製造」優質品牌的產品銷售至龐大的內地市場,為本地製造業創造商機。
工總發布中期研究報告,中為葉中賢。
廠商可藉RCEP組跨境供應鏈
葉中賢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功簽署感到欣慰。他指香港雖暫未加入RCEP,但港資廠商卻因內地設廠而享受紅利。葉中賢說:「RCEP不僅會極大增加中國和其他15國之間的貿易量,還會減少許多進入口限制。」對於絕大多數廠商來說,好處首先是不斷趨近於0的關稅減免;其次是東盟10國低廉的土地成本及勞動力,便於港資廠商採取「中國+1」的競爭策略(「中國+1」即企業在中國已有主要工廠的情況下,於中國以外的國家增設生產線或分廠)。這樣有利於分攤風險,降低企業貿易成本並提升自身效率;第三點是打破產品向高端化轉型的技術關卡,廠商可從日本、韓國等進口長期被限制的精密零件,有利於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布局下,港商一方面可把握國內大循環衍生的內銷市場機遇,同時亦受惠於RCEP所帶來的便利營商環境和貿易容量,有助將生意拓展至東南亞。
招賢納士是成功關鍵
「香港的工業想要復蘇,人才荒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葉中賢說,作為一個開放的自由經濟體,香港立足之根本在於人才。面對環球人才競爭的局面,香港必須從教育及職訓方面入手,增加人才供應,方為長久之策。「香港工業人才較為短缺,尤其在互聯網科技、工業自動化(包括人工智慧及雲端計算)等方面。所以我們非常支持政府提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計劃鼓勵港資企業聘請畢業生入行,在香港和大灣區城市發展事業,工總預計會員企業可以提供約一百個創科職位。」他說,工總超過九成的會員企業在香港和內地城市設有業務,與內地合作關係密切,亦有不少港資廠商的僱員已經在大灣區安家。除此之外,工總與本港各大高校聯手,為理工科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及推動產、學兩界之間的技術轉移,助香港工業培養更多本地人才,向高增值、高技術方向發展。
工總預計會員企業可以提供約一百個創科職位。
展望2021年,葉中賢希望香港與內地的聯繫更緊密,尤其是在年輕人方面可以有深層次交流;政府能夠支持工總的建議,提高大眾對香港工業的認知。香港工業底蘊猶存,又有許多經驗可循,這也讓他對「再工業化」前景謹慎樂觀。他強調,倡導「再工業化」的意義是幫助港資廠商及政府作出更超前的部署,逐步完善本地的製造業生態圈,進而帶動香港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