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裏過大年,吉祥如意兩相歡。為迎接即將到來的辛丑年春節,故宮博物院自2021年2月10日至5月9日在神武門展廳舉辦「吉祥如意——故宮博物院典藏如意展」,展期3個月。158件館藏珍品如意,件件精美絕倫,賞心悅目。故宮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通過觀賞富有吉祥含義的如意,觀眾們能夠深入了解我國傳統節慶文化,在濃郁的喜慶氛圍中,傳遞對新春佳節的美好祝福。
故宮博物院神武門
如意祥瑞 清宮推崇
如意,又名「握君」「談柄」,由古代搔杖演變而來,取材骨、角、竹、木等,因最初被做成長柄指爪狀,用於搔撓解癢,盡如人意,故稱「如意」。漢晉之際,如意被賦予更多文化涵義和功能,成為文人雅士交遊、清談、樂舞的助興之物,其造型演變為雲頭式的首、彎折的頸部和扁平的柄。宋代之後,如意發展為室內陳設品。至明、清時期,以靈芝造型為主的如意被賦予吉祥驅邪的涵義,更為士庶乃至帝王所青睞,成為承載祈福禳災美好願望的貴重之物。
如意在清代宮廷備受推崇,不但觀賞性大幅提升,而且成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徵。每逢宮廷節慶、帝後壽誕、皇室婚慶等重要活動,大臣和皇親國戚進呈宮中的禮品多以如意領先。帝後賞賜或贈與地方官員與外國使節的禮品,也常有如意出現。乾隆皇帝甚愛如意,以致宮禁之內寶座、臥榻、案頭等處,時常可見如意的形影。
故宮博物院藏有2000多柄明、清時期的如意,材質涵蓋玉石、竹木、金屬、牙骨、瓷等,從一個側面反映明、清工藝的盛況。本展覽特從中遴選158件(套)予以展示,力求全面反映明、清時期如意的豐富材質、優美造型、精湛工藝和眾多題材。
神武門展廳「吉祥如意——故宮博物院典藏如意展」
展覽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玉石如意」,包括芝草、賀壽、銘文、祥瑞等四類題材,突出玉石材質如意在清代如意製作中的主流地位。第二單元「竹木如意」,分為竹製、木製和木柄鑲嵌等三類,展示明清時期用作文人雅士案頭清玩如意的素雅韻致。第三單元「金屬如意」,展示宮廷用如意的精湛工藝。第四單元「九九如意」,通過成套如意的集中展示,反映宮廷節慶與皇帝、皇后壽誕之際所用如意。第五單元「其他材質如意」,展示上述門類之外以牙骨、珊瑚、琥珀等珍稀材質以及大漆、玻璃、陶瓷等材料製作的精品如意。
「錯版」九如 鎮館之寶
掐絲琺瑯九如如意-如月之升如意
掐絲琺瑯天保九如九九如意因為「錯版」而倍顯珍稀,堪稱本次展覽的「鎮館之寶」。如意九柄成套,取意於《詩經·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之記載。意為祝願皇帝長生不老、永葆青春。因九句都有「如」字而稱「九如」。由於寓意吉祥,所以後世將「天保九如」演化為固定的吉祥用語,廣泛應用於祝壽。清代如意一套九柄,亦取此意。
該套如意為掐絲琺瑯質,首部以團壽字為中心,環繞五蝠和壽桃,柄身和尾部亦有團壽、蝙蝠相間排列,柄身中部則依次飾「九如」字句。工匠製作此套如意時,竟將其中「如月之恆」「如日之升」誤作「如日之恆」「如月之升」,實乃一時疏忽所致。
如雲似芝 件件珍品
紫檀嵌白玉雲龍紋三鑲如意
此外,本次展覽中有多件文物格外亮眼。位於展廳二樓的紫檀嵌白玉雲龍紋三鑲如意,在紫檀柄的首、中、尾三處各嵌一塊仿古白玉。這一造型乃乾隆皇帝首創,既包含如意的吉祥寓意,又可用於把玩、欣賞古玉,可謂一舉兩得。乾隆皇帝御製詩《詠漢玉檀柄如意》曰:「漢玉香檀接柄長,兩端仍漢玉為相。居今慕古思恆永,得一含三趣可詳……」由此可見,檀香柄如意鑲嵌三塊古玉形成「得一含三」的三鑲式,深受乾隆皇帝喜愛。
金星玻璃靈芝式如意
展廳中,一款金星玻璃如意,工藝精湛,造型如雲似芝,頗受關注。這柄如意通體以金星玻璃雕琢成靈芝形,柄首、柄身前後上下共雕刻9棵靈芝,取意「九莖三秀」。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出現九莖靈芝相連,乃祥瑞之徵,漢武帝曾為之大赦天下。金星玻璃因在黃褐色玻璃體內蘊含細密且金光閃閃的結晶顆粒而得名。其製造十分不易,往往作為珍貴原料以琢玉的方法雕琢成器。
青玉填金《十全老人之寶說》如意
還有一款青玉填金《十全老人之寶說》如意,制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著成《十全記》以後。鐫刻御題詩文的如意,在乾隆時期尤為多見。所謂「十全」,是指乾隆朝的十次軍事活動,著文以志其武功圓滿,乾隆帝因此自稱「十全老人」,後又鐫刻「十全老人之寶」印,並著文進行闡發。
金「宜子宜孫」囍字如意
此外,金「宜子宜孫」囍字如意也是亮點之一。帶囍字的如意為婚慶所用。根據清代禮儀,在帝後大婚過程中,皇后乘坐入宮的鳳輿時,要手執蘋果、金質雙喜如意(寓意「平安如意」)。婚後,帝、後覲見母輩太后的朝見禮上,皇后還需首先向太后進呈如意,以示侍奉唯謹;回到乾清宮,皇后需向皇帝呈進如意,皇帝亦回賜皇后如意。可見如意曾出現在清代宮廷婚禮慶典的各個環節,可謂「吉祥先進金如意,天樂聲中降鳳凰」。(香港商報駐京記者 林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