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耕織圖冊:綿延數百年的農桑情懷

2021-02-10 14:13
來源:新華社

 清瘦的四阿哥胤禛留著他標誌性的鬍子,被繪成農夫容貌,下田趕牛。

 他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足穿芒鞋,持韁繩、扶竹竿,在微雨中迎風站在耙上清理雜草;勞作久了,牛扭頭看看主人,似欲休息片刻……

 四阿哥下田趕牛。胤禛耕織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

 一本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胤禛耕織圖冊,生動傳神,在雍正帝登基前由畫師仿照康熙帝御製的耕織圖冊精繪而成。圖冊現存52頁,6頁為未定稿,其餘46頁中耕圖、織圖各23頁,每幅畫上都有胤禛的親筆題詩,並蓋有「雍親王寶」和「破塵居士」兩方印章。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李天垠介紹,耕織圖出現於南宋,描繪勞動者耕作與蠶織的場景,具有十分直觀的普及農業生產知識、推廣耕作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作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觀覽到此圖,感慨萬端,遂命宮廷畫家重新繪製,並予以刊行推廣。

 農業的興衰關係國家社稷。重視農業,不僅國家賦稅皆有所出,人民也會安居樂業。

 經過明末戰亂,清初農業極為蕭條。故宮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館員王光堯認為,隨着平定三藩等大規模戰爭的結束,發展農業生產,繼而促進人口增長、商業繁榮成為康熙帝的當務之急。因而南巡歸來的康熙帝大力推廣耕織圖,有着重大政治歷史意義。

 康熙年間,地荒人稀的局面扭轉,全國耕地面積增加近四分之一。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頒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解除農民加賦之苦;康熙末年到雍正年間,又逐漸推行「攤丁入畝」,按田畝數量徵收賦稅,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生產與人口增長。

 「一些人認為四阿哥製作這本耕織圖冊是為博得父皇好感,從雍正帝即位後的施政看,他打心裏認同康熙帝的重農理念。」王光堯說,胤禛耕織圖冊也反映四阿哥對漢族人耕讀生活的嚮往。

 圖冊中,幾位女子儀態端莊,或攜孩童給田間勞作的胤禛送飯,或在門口等候歸人,或於豐收時節在旁協助,或踏青採桑。人們其樂融融,享受著勞動過程,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館員聶卉告訴記者。

 四阿哥和他的家人。胤禛耕織圖冊 故宮博物院藏。

 聶卉說,胤禛把自己和福晉的形象代入耕織圖冊中,他的藩邸有嫡福晉那拉氏、側福晉年氏、格格鈕祜祿氏等人。

 幼時的乾隆帝,以及近年大名鼎鼎的「甄嬛」是否與四阿哥一同出現在「牛郎織女」畫面中?聶卉表示,依據現有材料已很難對胤禛之外的畫中人予以識別,但三百多年過後,人們仍可從畫中看到的是胤禛闔家對耕織的推重與踐行。

 胤禛即位後,是否仍像耕織圖冊中這樣重視農桑?聶卉說,現藏法國吉美博物館的雍正帝先農壇親耕圖可以給出肯定答案。

 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陳列保管部副研究館員董紹鵬介紹,畫面中的雍正帝身著明黃色朝服,扶著金色木犁,神情專注;兩位耆老在前牽黃色耕牛,兩位農夫躬身扶犁,順天府和戶部的官員跟隨在雍正帝身後播種。

 雍正帝先農壇親耕圖(局部)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再一次以下田趕牛的形象出現在畫中,胤禛已不再是耕織圖冊里懷田園之思的四阿哥,而是為天下表率的雍正帝。

 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先農壇與紫禁城一併建成,闢出「一畝三分地」,供皇帝在農曆二或三月行親耕禮。據董紹鵬統計,明代皇帝總共親耕13次,在位13年的雍正帝一人在先農壇親耕次數就達12次之多。

 而此時在法國漢學家謝和耐看來,中國農業在現代農學出現之前「達到其發展的最高峰」。

 四阿哥「有點萌」的農夫形象和他的農桑情懷也吸引了「95後」青年的關注。去年,在上海求學的王雨洛就把胤禛耕織圖冊選為她本科畢業論文的題目。

 「不知雍正帝親耕之時,是否會想起當年在耕織圖冊中暗含的心願已經達成。」王雨洛說。

[責任編輯:黃鶯]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