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促進會指,他們藉成立20周年的時間,今日(15日)公布「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實踐調查」報告。
環保促進會主席施永青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如發展商能於發展不同項目時,加入『可持續發展』的元素,可給予發展商額外1成地積比,在加快香港建屋量之餘,亦能同步解決政府財政壓力;而舊樓業主在獲得額外發展地積比例後,將更樂於配合舊區重建及推動可持續發展。
環保促進會表示,他們在5至9月期間,向180個企業會員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企業在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踐情況,並提出改善建議,以推動企業更好地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環保促進會指調查結果顯示,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當中,被訪企業現時實踐得最好的目標為:優質教育、體面工作與經濟增長以及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三項目標的採用率均超過8成;至於被訪企業實踐得較差的目標包括沒有貧窮(39%)、零饑餓(37%)以及目標氣候行動(47%)。
新世界發展可持續發展主管鄧業煒、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黃鳳嫺、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論壇主持人環保促進會行政總幹事何惠萍以及環保促進會主席施永青的合照。
環保促進會亦就3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提出改善建議,在確保人人獲得負擔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續的現代能源的目標方面,環保促進會建議企業應採用更多可再生能源,並投資予潔淨能源相關的產品或項目等;在實踐採用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方面,環保促進會建議企業在採購決策時,應同時考慮其對環境和社會的長遠影響等;在實踐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時,企業應盡快評估氣候風險及掌握過渡低碳經濟所帶來的風險和機會,以制定政策和行動解決方案等。
環保促進會行政總幹事何惠萍指,新冠肺炎疫情令社會各界重新審視人類正面對的環境和社會挑戰,而可持續發展目標是未來的大趨勢,所有企業都應制定政策、策略和目標,以更好地應對我們面臨的氣候變化風險和過渡低碳經濟中的影響和機遇。(記者 唐信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