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3日引述知情人士指,美國司法部正在和華為公司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談判一項協議,可能允許孟晚舟回到中國,不過她需要承認刑事案件中的不當行為。法律專家直言,如果屬實,美方這種操作十分荒唐,而且開出的條件難為中方接受。
報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幾周,孟晚舟的律師和美國司法部官員討論過能否達成「延遲起訴協議」。知情人士稱,協議要求孟晚舟配合檢方,並承認針對她的一些指控,美國檢方將可能同意延遲起訴,甚至稍後撤銷控罪。報道指,此類協議通常用於公司,很少適用於個人。
知情人士指出,孟晚舟目前反對該建議,因為她認為自己並未做任何違法之事。她也拒絕透過華為發言人回應事件。
美國司法部發言人拒絕回應此消息。加拿大官員暫時也未回應相關查詢。報道指,雙方近日將再作討論,期望能在特朗普總統任內達成協議。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孟晚舟女士是無辜的,她沒有犯下任何的美國、加拿大方面所指控的罪行。該事件是一起徹頭徹尾的、嚴重的、地地道道的政治事件。
該消息所提到的協商,從法律程序而言是否可行?復旦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國際法學會副會長張乃根4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美方的這個方案——被告承認有罪,法庭予以輕判,雖然是法律上常有的做法。但對孟晚舟案件而言,法律實體問題都未釐清,她到底觸犯了美、加的什麼法律,美加至今都說不清楚;法律程序方面,孟被扣押的環節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對於這一局面,加方已拖不下去,美方更難以一廂情願地從法律層面找台階下。」
張乃根續指:「美國的這番操作,從國際司法合作上都找不到先例。目前案件仍在第三國引渡聽證過程中,就由美國司法部直接出面,扮演法官角色,要求被告承認犯罪,並決定可以釋放被告。這令事件變得十分荒唐。」
法律專家、湘潭大學信用風險管理學院院長顧敏康教授同日也向香港中通社指出:「法律上,美國經常有這種做法,主要用於打壓國外企業,通過所謂妥協,讓企業進行賠償,從而免於法律處罰;因而出現這種情況不意外。但對於個人,這種情況不多見。」
孟晚舟能接受「認罪」協議嗎?她若接受,事態又會如何發展?張乃根強調:「該事件已超出了法律範疇,而是一起政治事件,且政治背景已發生了改變。這一消息,也反映美國下屆拜登政府希望為事件降溫,事件的『繫鈴人』直接出面。但美方的這一步很難走得通,因為美方開出的條件,是中方難以接受的。中美還是應該回到談判桌,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事情。」
「孟晚舟能否接受協議,是問題的關鍵,」顧敏康也指出,「對於過去達成類似協議的企業而言,由於美國強勢,企業為了能繼續運作,就可能答應這種協議。而對於孟晚舟而言,若這樣做,就是承認自己有過錯,而美方沒有錯,相信她不會選擇妥協。孟晚舟的律師需要多方面考慮,不能排除美方達成協議又反悔的可能性。」
據悉,華為方面期望下屆拜登政府或許能更加寬容處理孟晚舟事件。顧敏康認為:「目前還看不出這一跡象,當選總統拜登的某些表態,也表明他會延續特朗普政府的一些做法。若拜登能釋放出善意,或急於和中國改善關係,不排除案件會朝有利於中方的方向發展。」
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於2018年12月在溫哥華國際機場扣押了孟晚舟。儘管10天後,孟晚舟獲准保釋,不過美國要求加拿大引渡孟晚舟、孟晚舟方積極抗爭的法律程序自此開啟,至今無定論。美方指控孟晚舟「隱瞞華為和伊朗的業務往來」,「對匯豐銀行欺詐」,以規避美國對伊朗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