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圈」刷屏又換戰場?這次是?

2020-11-26 11: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是一位剛入職的編輯,做的第一部書剛剛上架,不料書剛上架沒多久,就體驗到了魔幻現實主義的網絡生態。」這是圖書編輯小羅在豆瓣上發布的一段話。

 她告訴記者,最近,自己所做新書的短評中,出現了不少複製粘貼的評論內容。據她推測,這些評論源於某明星粉絲,而這些粉絲的目的則是通過多發評論「養號」。

 該書部分短評。豆瓣截圖

 飆升的評論數

 事情還要從幾天前說起。

 今年11月,小羅任編輯做的一部俄語譯著《記憶記憶》面世了。

 11月20日,她發現這本書豆瓣頁面中突然多了些莫名其妙的評論。等到第二天,更是多了上百條「讀過」。

 對於一位圖書編輯來說,自己做的書評論變多了本來應該是好事。

 但一本相對小眾的圖書怎麼會被這麼多人關注?小羅仔細一看,卻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這上百條標註『讀過』的短評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複製粘貼高贊短評和書評;一種是發莫名其妙的句子心得。到了周日,連書評都多了莫名其妙的五個——當然也是複製粘貼的。」她在自己的豆瓣主頁這樣寫到。

 這些評論從何而來?小羅猜測,這和某明星的粉絲「養號」有關。

 《記憶記憶》豆瓣頁面截圖

 賬號也要「養」

 「聽說過養貓養狗養孩子,現在連賬號也要養了嗎?」

 確實,粉絲們為了給自己的「愛豆」刷評論,開始「養號」了。不過,這其實也和網上的評分機制有關。

 以豆瓣為例,如果一個賬號只給自己「愛豆」的作品刷評論、打高分,往往會被大家認定為「飯圈小號」。而為了讓自己給「愛豆」作品的評論和打分更具「真實性」,不少粉絲開始「養號」。

 記者注意到,社交媒體中確實流傳著不少「飯圈養號」教程。

 其中提到,要「養號」,就得去評論其他作品。

 小羅在文章中稱,他們「通過每日在豆瓣活動,給各種電影書籍打分等,把號「養起來」,之後好為明星的電影刷分,而不至於被判定成小號」。

 小羅覺得,《記憶記憶》已經成了「飯圈養號」的「基地」。她猜測,之所以被選定為目標,是因為這本書出現在了豆瓣的「新書速遞頁面上」。

 她還發現,「飯圈養號」不會給「愛豆」之外的作品刷5星或者1星,一般是3星或者4星,「因為刷5星或者1星很可能被判定是水軍」。

 豆瓣截圖

 被刷評論之後

 發現作品被飯圈刷評論之後,小羅寫了一篇《來自一個編輯的心聲:***的粉圈,請你們離我的書遠點!!!》,發在豆瓣上。

 她告訴記者,「如果一本書的短評全都是水軍的話,我們就根本看不到讀者的反饋。另一方面從讀者的角度來講,看到頁面里全都是水軍評論,肯定觀感就不會很好,也可能會想是不是出版社請的。對編輯和出版社來說,影響都非常大。」

 同時,小羅向記者透露,在向豆瓣反映此事後,豆瓣也已開始對此前發布的書評進行過濾。

 另一方面,飯圈粉絲們則開始調整「養號」的方式。

 記者注意到,已有飯圈粉絲在社交媒體上要求粉絲們「不要在豆瓣給小眾文學評分」,評分對象轉為四大名著等作品。

 微博截圖

 「飯圈養號」,該不該存在?

 《記憶記憶》和小羅的遭遇並非孤例。

 豆瓣截圖

 記者注意到,一本名為《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出版方在豆瓣頁面中稱,該書「短評區突然湧入大量注水短評,這些短評或複製粘貼其他高贊短評、書評,或發一些與書關係不大的句子心得」。

 小羅覺得,為了「養號」而刷其他作品的評論,這是「踐踏別人的心血」。

 不過她也向記者透露,已有粉絲通過私信聯繫到她,說在勸一些發過「注水短評」的粉絲刪掉評論。

 記者也注意到,確有飯圈粉絲在網上呼籲粉絲們在「守護」「愛豆」作品的同時,也要「尊重別人的作品」。

 微博截圖

 但不管怎麼說,「飯圈養號」就是為了給自己「愛豆」的作品刷高分。而拋開作品本身的評分,其實是對網絡評分機制的一種破壞。另一方面,粉絲則把自己變成「刷分機器」。

 豆瓣讀書官方賬號24日晚就此事回應稱,部分圖書的評分評論出現異常情況,與某些帳號試圖「養號」的行為有關。回應還稱,豆瓣加大了人工審核力度,並結合技術手段,陸續對這些異常用戶進行了處理。

 「垃圾數據被清除的同時,這部分用戶也會被永久標記,未來的評分評論將視作無效內容處理。這項工作將作為豆瓣反水軍機制的一部分持續推進。」

 豆瓣截圖

 記者同時注意到,已有粉絲在社交媒體「向被打擾的豆瓣用戶真誠致歉」。

 大家在網絡上對作品評分,本是為了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看法和評價。「飯圈養號」卻讓評分漸漸偏離了這個初衷。

 單純「追星」本來無可厚非,但為了「追星」還要「養號」並不可取。

[責任編輯:朱劍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