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结构性存款餘额约为9万亿,环比上月压缩4450亿。今年结构性存款1-4月连续回升後,至4月末达到历史峰值。不过5月後连续5个月下降,主要因为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压缩结构性存款。
从银行类型看,9月结构性存款餘额下降主要由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压缩5600多亿所致,但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餘额出现反弹。目前尚难以确定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是否触底反弹,还需进一步观察。
央行在附注解释称,中资大型银行指本外币资产总量大於等於2万亿元的银行(以2008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国开行、交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其他则是小型银行,包括了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
结构性存款餘额五连降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发布的《存款统计分类及编码标准(试行)》,结构性存款是指金融机构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的业务产品。
从产品结构来看,结构性存款由存款与金融衍生工具两部分构成,最常见的结构为“存款+期权”。对於投资者而言,存款部分到期可获得正常的本金与收益兑付,而金融衍生工具部分则有助於博取更高的收益。然而,从市场实践来看,此前各商业银行更多地把结构性存款作为一种高息揽储的工具,并创造性地设计出各种“假结构”以规避监管。
从规模上看,结构性存款餘额稳步增长。其中,自2017年起快速增长,增长的势头一直持续到2019年,此後较为稳定。到了2020年,又迎来了一小波上涨的风潮:1-4月连续上涨,至4月末达到12.1万亿的历史峰值。究其原因,今年上半年央行降准降息後市场利率走低,部分企业通过贷款、债券、票据融资後购买结构性存款套利,推动结构性存款大幅增加。
今年6月部分媒体报道,监管部门窗口指导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求规范结构性存款管理,继续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在9月底前压降至年初规模,并在年底前逐步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
相较於4月末12.14万亿元的峰值,9月末结构性存款实现五连降,压降3.16万亿。其中,中小银行是此轮结构性存款压降的主力,尤其是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是重点压降对象:压降1.87万亿,佔全部压降规模的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的统计中股份行分类属於中小型银行。假如以前述媒体的报道为准,中小型银行9月末的结构性存款已低於年初规模,完成第一阶段的压降指标,但大型银行9月末的规模高於年初。而如果大型银行不在窗口指导之列,那么其结构性存款餘额可能企稳,否则其规模可能继续压降。
华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继强表示,监管部门推动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的原因在於防止银行恶性揽储竞争,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打击资金空转套利。总体而言,当前各商业银行压力相对有所缓解,在年底完成第二阶段监管目标问题不大。
同业存单利率或将居高难下
结构性存款压降不会减少银行的存款总量,但会导致压降规模的银行失去稳定的长期资金,进而只能通过存单、金融债等方式来补充负债。然而,由於同业存单不计入一般性存款,在流动性指标等约束下,中小行争夺存款的力度仍然激烈。
在结构性存款压降的大背景下,银行为了维持负债端的稳定,往往会选择发行同业存单进行弥补,6月至10月期间市场同业存单的量价同涨正是这一效应的直接表现。
10月13日,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行一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均为3.1%,高出一年期MLF利率15BP。同日,国有大行一年期同业存单票面利率为3.08%,同样创出年内新高。
“同业存单量价齐升反映银行负债成本压力的凸显,其背後是在超储率低位运行背景下,结构性存款压降、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导致的银行缺长钱问题。”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四季度结构性存款压降压力、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同业存单到期量均较大,而货币政策维持对短端资金利率的对冲操作,预计同业存单利率在11月底之前都将维持高位运行。”
如中小型银行要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则四季度仍然需要压缩结构性存款1.3万亿元,每月需要压降4000多亿元,低於5-9月月均5000亿的水平。
张继强表示,在压降过程中,中小行负债端压力有所加大,同业存单利率或将居高难下,实体融资成本短期下行存疑、长期将下行,M2与社融也将产生边际变动。
具体而言,结构性存款压降资金去向的不同对於M2与社融的影响不同。随着发债或票据贴现-结构性存款等模式套利空间的逐步压缩,如果空转资金选择提前偿还贷款,那么以套利为目的的信用扩张过程将终止,M2和社融均会减少。此外,如果结构性存款的压降资金以活期存款、证券保证金(炒股)或通过理财和货基等变身非银同存,此时的M2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