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本港失業率升至約6%。不過,金融發展局政策研究主管董一岳9日在香港總商會網上研討會上表示,金融機構相關行業失業率只有3%或以下,又認為新股市場依然活躍,本港金融機構具有韌性。他又指,本港即將面對大量由本地和海外大學的畢業生未能找到工作,其他行業的前景亦未如樂觀。他指,政府很希望為畢業生創造職位,金發局受政府委託、執行防疫抗疫基金下的金融服務業創職位計劃(FIRST),歡迎合資格機構接觸局方,這些機構在計劃下的每一個新職位都可獲取補貼。
董一岳提到,金發局6月發表報告,建議政府研究擴大「轉數快」(FPS)至大灣區,認為有關做法可行,同時考慮到大灣區將來資金往來大幅增加,亦建議放寬人民幣跨境轉帳8萬元的限額,迎合支付系統互通。
他指出,更期望未來有更多香港銀行開展跨境開戶、房地產抵押貸款等。有關當局過去數月相繼公布不少措施及框架,疫情未有減慢跨境金融合作進度。有關推進大灣區與香港聯通的建議仍要待政府回應,目前未能確定正式落實時間,但參考過往經驗,落實的機會較大。
虛擬營銷或成日後聯通方向
另外,出席同一研討會的工銀亞洲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詹偉基表示,環球經濟疲弱,即使內地經濟表現好過其他國家,但银行經營依然困難,需要和客戶坐在同一條船,為其提供資金一起渡過難關,並使用更先進的科技推行虛擬推廣,以尋求更多營商機會。
詹偉基指出,市場預期今年內地經濟雖然受到疫情打擊,但仍有增長,相信未來兩年經濟將顯著反彈,增幅達5%。他又認為,疫情催化業界數碼轉型,虛擬營銷或成為日後大灣區金融聯通的方向。他同時指出,內地仍對本港的金融服務有一定需求,相信本港市場可受惠。
至於香港獲發牌的8間虛擬銀行陸續登場,羅兵咸永道香港合夥人關維端指出,虛銀或是首批受惠大灣區發展的企業,當中面對的主要挑戰是客戶資料私隱保障及網絡安全問題。(記者姚一鶴 中新社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