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成果巡展」深圳啟動 展示深圳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2020-08-12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朱開芝報道:由深圳報業集團主辦,香港商報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成果巡展」活動於8月12日在深圳市民中心(首站)啟動,「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深圳)(簡稱「深圳中心」)作為支持機構參與了本次活動與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後,大灣區發展脈絡日益清晰。規劃綱要提出,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加速發展的大灣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承擔新使命,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一顆靚麗的明珠。作為環保技術及產品重要的交流轉移平台,深圳中心致力於推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環保國際合作,帶動國內外環保產業優勢資源集聚,探索國際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創新模式,打造環保技術創新矽谷和產業高地,構建生態文明高質量建設發展的率先示範引領,有效支撐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力爭推動深圳成為中國環保創新的「矽谷」、國際合作的「高地」。

  聚焦粵港澳創新發展成果

  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一周年之際,香港商報依託連接粵港澳三地、聯通大灣區的獨特優勢,聯合多家機構共同舉辦本次巡展活動,重點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青年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發展、城市營商環境、宜業宜居等方面的創新發展成果,為展示大灣區改革創新發展形象提供有力的輿論支持,為展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促進加快珠三角優化發展步伐及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即將迎來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深圳,現已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是世界知名的創新之都、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故巡展啟動首選深圳。

  此次活動得到香港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廣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媒體營銷聯盟、香港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創新產業促進會、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深圳)作為支持機構參與活動。

  巡展以「圖片展+明信片+全媒體融合」多形式呈現,將持續一個月,旨在攜手粵港澳地區各行各業,傳播灣區好聲音,共享大灣區城市的巨大發展機遇和豐碩發展成果。其中,在深圳市民中心的展示時間為8月12日—14日,隨後在廣州、珠海、江門等大灣區城市巡迴展示,最後返回深圳「天安雲谷」展示,讓海內外民眾了解大灣區,共享大灣區的巨大發展機遇和豐碩發展成果。

  活動期間,香港商報將利用在港優勢,派員在香港國際旅遊展現場、各地鐵口、歷史博物館、太空館、圖書館、出入境口岸等香港公共場所,以及在深圳、廣州、珠海、江門等其他大灣區城市,免費派發「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成果巡展」明信片,讓世界各地友人、內地民眾通過明信片了解大灣區在科技創新、經濟發展、文化教育、旅遊、人文環境等城市形象及創新發展。

  助力國家綠色創新體系建設

  據深圳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將為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環境政策諮詢、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盡職調查等全方位的環境服務,提升國際產能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綠色化水平。同時,該中心還將對接國家「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台,建設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服務平台,為中國環保產業發展和「走出去」提供服務。該平台將發佈沿線國家環保技術需求,對接項目合作,服務中國環保裝備、技術、標準「走出去」。

  此外,通過建設「一帶一路」環境技術研發孵化基地及「一帶一路」綠色低碳環保產業園,深圳中心將推動環保產業政產學研合作,促進環保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環保產業集聚發展。並致力於搭建以「一帶一路」沿線為基礎的國際環保交流與合作平台,將積極參與和組織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環保官員、企業家與高層次人才交流互訪活動,務實推動國際合作。

  作為重點工作之一,深圳中心受邀參與了國合會「重大綠色技術創新及其實施機制」專題政策研究項目,為國家綠色創新體系建設提供「深圳智慧」「深圳實踐」「深圳示範」。該研究項目將以問題為導向,識別中國當前綠色城鎮化進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挑戰;在充分借鑑國際經驗並結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對國際國內重大綠色技術進行分類和梳理;對綠色技術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經濟、環境、社會效益評估,研究提出評價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研究提出重大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的體制機制障礙及其實施機制相關政策建議,為綠色城鎮化提供實用、科學、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為應對氣候變化、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生物多樣性保護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等全球關注熱點問題貢獻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董岳昕]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