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講港】國安法固港航運中心地位

2020-07-29
来源:香港商報網

     作者:吳甫昊

  6月30日,香港國安法正式刊憲生效,翌日正值香港回歸23周年,香港各界紛紛舉辦慶祝活動,認為是大好消息。

  社會穩定助各業發展

  貿易及物流業、金融服務業、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業與旅遊業並列為香港四大支柱行業,多年來是香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動力。然而近年來,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逐漸顯現出式微的迹象,每況愈下的社會環境,導致許多航運公司或遷移至新加坡等其他城市,或縮減駐港企業規模,意味着香港正在逐漸喪失作為航運中心應有的集群規模效應。一個地區要成為商業中心有兩個先決條件,一是社會穩定,二是人身安全。而去年6月以來愈演愈烈的暴力活動已經讓這兩個條件岌岌可危。只有社會安定得到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才能讓投資者對香港重塑信心,回歸香港或者擴大在港投資。而在基本法23條本地立法阻力重重的情況下,只有國安立法,才能及時有效填補香港地區在國家安全方面的真空,成為支持香港繁榮穩定、長治久安的定海神針。

  駐港航運企業的遷出或萎縮一方面固然是香港自身發展動能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自非法「佔中」以來社會運動不斷,日常秩序受到衝擊所致。兩方面歸根結底,均是香港年輕人的政治取態和價值導向出了問題:對投身實業的抵觸,對中國內地業務的迴避,一方面限制了自身的就業空間,阻滯了事業發展與收入水平的進步,另一方面也導致香港航運業新鮮血液缺乏,創新精神與持續動能不足。與其他三大支柱行業相比,香港的航運業,特別是船舶融資、航運保險、海事法律及仲裁等高端航運業愈發缺乏香港本土年輕人的身影。2007年以來,香港政府先後設立航運獎學金、航運及物流獎學金、海事法律獎學金等獎學金計劃以吸引本地及境外年輕人投身香港航運界,然而真正錄取並就業的卻多為來自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內地高校的青年學生。香港本土年輕人的缺位,一方面加劇了香港航運業人才儲備的緊張,另一方面也令航運業與本地經濟逐漸脫鈎,從而使本地社會對航運業發展的支持與重視不足,進而影響到社會資源的投放。

  效星洲吸引年輕人入行

  反觀新加坡,近年來隨着越來越多中資及歐美航運企業的進駐,新加坡本地青年積極擁抱變化,把握機會,在越來越多的就業崗位上打造出一片廣闊的天地,不但推動了自身的進步,也令新加坡航運業迅速發展,傲視同儕。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指出,面對世界眾多海運城市的激烈競爭,香港應與大灣區城市「併船出海」,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中國內地的發展,既是香港航運業的廣闊腹地,也是香港高端航運服務業扎根的可靠基石。以中遠海運、招商輪船為代表的國家戰略船隊,分布於福建、浙江等地的私人船東等是香港船舶註冊、航運金融、海事保險、仲裁訴訟等行業的堅強後盾;而中國內地蓬勃發展的能源企業、加工企業,則為香港轉口運輸、供應鏈服務等的發展提供了持續驅動力。

  可以說,背靠祖國、擁抱機遇是香港航運業發展的唯一出路。這就需要香港的部分年輕人,多了解內地的發展,嘗試融入祖國大家庭,與內地年輕人一起,共享祖國發展紅利。冀望今次借國安立法契機,香港重塑社會秩序,青年轉變思想觀念,依託香港的地緣與人緣優勢,借「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東風,以支持香港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主線,以建立投身實業擁抱祖國的香港青年人才儲備為抓手,形成上下齊心、內外協同的香港航運業支持體系,有力鞏固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也建議在港中資企業多多招募香港本地員工,尤其是年輕的大學畢業生,給更多的香港同胞創造了解祖國、了解內地的機會,逐漸建立身份認同,培養家國情懷。

[责任编辑:黃鶯]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