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道 中國即將於今夏開啟首個火星探測任務,引發境外媒體關注。
據拉美社北京7月15日報道,中國即將於今夏開啟的首個火星探測任務進入最調試階段。此次探測任務旨在對火星的大氣層、環境和地質特征展開研究,以期尋找有關火星起源和演化的線索。
報道稱,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運抵海南文昌發射場,而遠望6號遠洋測量船也已啟程前往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域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中國計划通過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目前運載火箭已經准備就緒,尚待公布具體發射日期。據悉,「天問一號」或將在7月20日至25日擇機發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表公告稱,火星探測器被設計成環繞器和着陸巡視器兩部分。任務中,着陸巡視器將在火星表面軟着陸,並釋放巡視器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進行探測。而環繞器繞火星飛行,為任務提供中繼通信服務,並伺機進行環繞探測。該任務共搭載13種有效載荷,其中包括環繞器搭載7種和火星車搭載6種。
最近幾個月來中國在火星探測任務的籌備方面取得巨大進展。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已於今年3月完成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無線聯試,驗證了探測器與地面系統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對各類方案、技術狀態、軟硬件系統進行了全面測試,為探測任務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15日報道,北京的新火星探測器已經抵達中國南部的一個發射中心。執行這次探索任務的「天問一號」計划前往火星,考察火星表面。
中國政府希望通過此次火星探索任務展示自己在成為航天大國方面取得的進展。
該探測器的確切發射日期尚未公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此前曾表示將在7月的某個時候發射。
這個火星探測器包括環繞器和着陸巡視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稱,在軟着陸,着陸巡視器將在環繞器的帮助下探索火星表面,同時與地球進行聯絡。
2011年,北京首次登陸火星的努力失敗,當時中國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俄羅斯火箭飛往火星,但來火箭發射失敗。
此次「天問一號」將搭乘中國自己的長征五號火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党委書記趙小津5月表示,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成功實施可進一步縮短中國與美國、俄羅斯、歐洲在深空探測技術方面的差距。
中國政府表示,計划在2030年前實施火星、小行星、木星探測等深空探測任務。
今年夏天是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理想時間,因為地球和火星的軌道形成了一個有利的排列方式,使得航天器的飛行時間最短,這種情況大約每兩年出現一次。
盡管新冠疫情造成干擾,但預計接下來一個月內將有3次火星探測任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划在7月30日至8月15日間發射「毅力」號火星車。它將在湖區火山口登陸,科學家們稱這個巨型盆地是一個有望尋找微生物生命跡象的地方。
阿聯酋將從日本的某個地點發射其首個火星探測器。此次任務原定於15日進行,但由於天氣原因推遲到17日。
歐洲和俄羅斯原本計划在今年7月或8月執行「火星太空生物學」任務,因為新冠疫情推遲到了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