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昨日舉行的6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提到,近年來,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力有序推進,逐步成為擴大內需的主要動力。下一步將推動各類城市,特別是農業轉移人口集中流入的城市,放開、放寬落戶限制。受訪專家認為,發改委重提鬆綁落戶限制,是延續此前的政策思路,為了繼續督促城鎮化和戶籍政策的改革,也是為了進一步讓地方政府夯實此類任務,真正做好城鎮化發展。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放寬落戶進程料提速
孟瑋表示,國家發改委將以常住人口規模為依據,健全城市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各類城市,特別是農業轉移人口集中流入的城市,放開、放寬落戶限制,繼續完善以居住證為載體,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並按照常住人口規模、分布和結構來配備基本公共服務設施。
實際上,戶籍制度改革一直是近年來的熱點話題之一,國家發改委此前也曾多次提及要推動放開、放寬落戶限制。中辦國辦去年底印發的《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以戶籍制度和公共服務牽引區域流動,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
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城鄉統籌委副秘書長孫文華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去年已經明確了各類城市放開、放寬落戶限制的相關要求,發改委此次重提,是順應此前的政策趨勢,同時意味着落戶限制的鬆綁可能會進一步提速,以及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從目的上看,實際上也是為了繼續督促城鎮化和戶籍政策的改革,為了進一步讓地方政府夯實此類任務,真正做好城鎮化發展。「通過戶籍政策的放鬆,也降低了各類進城的成本。」
南寧城區。 新華社
完善公共服務係關鍵
受戶籍制度影響,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就業和生活,卻無法享受與城市居民同等的權利和公共服務,在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城鎮化的進程和質量。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底,仍有2.26億已成為城鎮常住人口但尚未落戶城市的農業轉移人口,其中65%分布在地級以上的城市。而按照此前的工作部署,中國今年要推動完成此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目標,並督促、推動各地鬆綁落戶限制,那當中會面臨什麼困難和挑戰呢?
在嚴躍進看來,最大的問題在於農村的土地政策,後續要在農村土地方面繼續保持靈活度,讓農民可以在不失去宅基地的情況下可以進城購房落戶,同時也需要積極降低進城的經濟成本。
「人往高處走,在中國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他們希望融入到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孫文華說,因此,要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關鍵在於相關城市要解決好這部分人的就業問題,並要完善相應的公共服務體系。
孟瑋提到,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圍繞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加快補齊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更加注重城市的更新和城市治理,提高對產業和人口集聚的支撐能力。
對各地樓市影響有限
今年以來,已有多個省市出台了相關放寬落戶限制的政策。那麼,越來越多的農業轉移人口流入當地城市,會對當地樓市產生什麼影響嗎?
嚴躍進指出,從此類樓市的發展情況看,確實意味着市場紅利在增加,潛在的購房需求上升,對於後續項目去庫存等有積極的作用,也利好後續包括裝修等產業的發展。
在孫文華看來,放寬落戶限制帶來的人口增量,並不一定會帶動當地樓市的需求。他指出,人口的淨流入,只是影響當地樓市的因素之一。綜合來看,房價的漲跌,還與當地的產業發展以及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有關。
分析人士認為,放寬落戶不等於放鬆對房地產的調控,「房住不炒」仍是目前的調控思路,因此,放寬落戶短期不會刺激樓市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