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局長薛永恒獨家專訪 創科之花開於和平之土

2020-06-15
来源:香港商报

   【編者按】「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100多年前狄更斯如是說;如今,人們依然喜歡用這語句來描述當下,惟差別在於能否順應時代潮流向着正確方向奔跑。本報今起刊出「香港再出發」系列報道,請一眾港府官員與商界領袖,和讀者諸君談一談修例風波之後、新冠疫情之下,如何尋覓、建設和創造更好的香港。

  本港創新科技產業近年急速發展,惟今年新冠疫情突襲,加上持續一年多的修例風波影響,令包括創科在內的各行各業面臨嚴峻挑戰。新近,剛剛上任的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扶持本港創科發展政府責無旁貸,通過創科推動經濟、改善民生任重道遠。他強調,本港有着不俗的科研實力,自身亦擁有不少獨特優勢,相信在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互補下定能發揮更大作用。對於中央決定訂立「香港國安法」,他表示,創科之花開於和平之土,這是給香港一個恢復平靜的機會,香港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撥亂反正的契機。香港商報記者邱媛媛 鄺偉軒

       薛永恒强调,通過創科推動經濟、改善民生任重道遠。记者 蔡啓文摄

  港深創科園正如期推進

  近年,港府已投放逾千億元推動創科發展,但香港本地研發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GDP)佔比仍然偏低。根據去年底公布的《2018年香港創新活動統計》報告,本地研發開支僅佔GDP的0.86%;而在內地其他省市,例如廣東佔比達2.78%,福建1.8%,河北1.39%,上海和北京更高達4.16%及6.17%。故此,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在2017年施政報告就定下目標,要在2022年本屆政府任期屆滿前,將本地研發開支佔GDP的佔比提升至1.5%。

  「疫情+黑暴」衝擊創科生態

  對於上述,薛永恒認為,本港研發開支仍有不小上升空間,該數字未必能真實反映本港的創科成效,「最重要的是要看產出多少!」他舉例稱,本港初創從業人員由2014年的3000多名增長到去年的1.2萬名,初創公司數目亦翻倍至3184間,海內外風投資金亦由2014年的12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178億元,短短4年便增長了13.8倍。此外,本港現時還有7間獨角獸企業(估值逾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這些都是近年香港創科取得的重要成果。

  突如其來的疫情加上一年多來的社會動蕩,令本港創科生態受到了不小衝擊。「在現時這個環境下,除了要對香港本身獨特優勢有信心外,亦要把握好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薛永恒說,本港擁有數家有科研實力的大學,還有健全的法治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等;而大灣區其他城市,如深圳、廣州、東莞等,在製造及創業孵化方面更為優勝。因此,本港在大灣區優勢互補下能夠發揮更大作用,「憑藉灣區紅利,香港能再次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吸引海內外科研機構來港。」

  立會撥款慢比疫情更拖後腿

  至於由香港與深圳共同發展、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按照去年底第六次專責小組會議所披露,2021年落馬洲河套地皮首批土地的處理工程將落實,首座大樓有望於2023年落成,該進程是否受疫情影響而滯後?

  薛永恒表示,該項目進度順利,兩地政府正在積極推進中,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發展聯合專責小組亦定期舉行會議,探討整體發展方向。他直言,相較於疫情,立法會撥款速度慢才會「拖後腿」。

  近期有傳矽谷巨頭之一的Uber,或將亞洲總部由新加坡搬遷至香港,並在香港建立科研和工程中心,市場亦翹首期盼港府態度。對此,薛永恒回應,對於一切能令香港社會向前行,不論是科技或是商業及業務模式,我們都會積極去探討,但在什麼時間、用什麼樣的科技,以及什麼創新方法和模式,政府都要小心去平衡,「如果不能有效理順這層關係,貿然以新科技去改變原有的服務提供模式,未必是香港之福。」

  國安法將帶來恢復平靜機會

  一年來,修例風波席捲全港,不僅衝擊香港經濟,更令原本就不算肥沃的創科土壤也變得貧瘠。新任創科局局長的薛永恒引用數字表示,注資本港創科項目的風投資金,2014年投入12.4億元,2018年暴增至178億元,但去年風波之下只有99億元,按年跌幅達到44%,相信是「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令投資者擔憂」。

  「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去讓創科發展,一切都不用說,一切都做不到!」薛永恒如是說。他表示,創科發展本身已是一個不低的商業風險,如果沒有合適的土壤令其生根將難見成果,風投資金去年大幅降低就是警示。他呼籲:現在是時機讓社會恢復和平,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今年5月底,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涉港國安立法決定。對此,薛永恒表示,中央訂立「香港國安法」,是給香港社會一個恢復平靜的機會,香港要把握好這個撥亂反正的契機。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強烈反對香港國安立法,美國政府更揚言要制裁香港,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薛永恒表示,美國的一些所謂制裁措施,並不影響國安法的訂立和落實,而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是世貿組織所認證,這種國際公認的地位並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給予的,也不能被某一個國家任意廢止。「在這種環境下,更要對香港自身的獨特優勢抱有信心,只有在『一國兩制』之下的和平環境中,香港的創科土壤才能令自身發光發熱,令產業生根開花。」

  樂於聆聽業界聲音

  原本是機電工程署署長的薛永恒,今年4月接替楊偉雄出任創科局局長。薛永恒指,他本人是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邀請,才出任創科局局長。對於工程師出身的他被外界指稱為「外行人」,薛永恒承認「並非每一個範疇都熟悉」,並強調今後會努力學習,並願意聆聽業界聲音。

  薛永恒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一樣,是機電工程署出身。坊間一直盛傳,中央委任薛永恒接替楊偉雄出任創科局局長,是由陳帆向林鄭月娥舉薦,再經林鄭月娥向中央提名和建議才促成的。對於上述傳聞,薛永恒坦言「冇聽過」,強調他獲委任創科局局長,是由特首邀請的。

  事實上,擔任機電工程署署長期間,薛永恒致力於推動創新科技,而機電工程署去年更與科研機構簽訂合作備忘錄,推動創新科技。接受本報訪問的當天,在與記者交談之後,薛永恒便馬不停蹄地與微創技術企業交流。雖然上任時間只有不足兩個月,但他對創科局以及本港創科產業的數據卻瞭如指掌。他說,作為工程師,自己雖然在特定領域有專長,但在很多範疇還要努力學習,「故此要兼聽,與不同領域的朋友交流。」

[责任编辑:郭玉桔]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