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议政】理性看待23條立法

2020-05-21
来源:香港商报

 

议员何君尧称已收集逾一百万个网上联署签名支持23条立法。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 葉建明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和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就23條立法表達看法。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更是再度致信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懇請特首在本屆立法會任期內完成23條立法。18日,署名「一群愛國的市民」在《信報》上刊登廣告,廣告詞是「香港沒有23條立法,中央不需要重開自由行」,言下之意是呼籲盡快就23條立法。此外,據媒體報道,由香港政研會、新界關注大聯盟組成的「23同盟」,迄今已收集到逾200萬個聯署簽名。

  以法律武器防範外部勢力

  這無論是體現民意表達,還是顯示為23條立法做前期的輿論準備,對政治稍有敏感的人都會感覺到,就國家安全立法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香港各方必須理性看待,完成這個拖延了23年的憲制責任。

  對23條立法的迫切性已經箭在弦上,時不我待。如果說,之前港府與中央還在考慮時機問題的話,這次是香港暴徒和西方敵對勢力雙雙行動,緊迫特區政府和中央加快立法步伐。

  隨着美國將中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進行各方打壓,香港局勢更加複雜將不可避免。當香港作為對付中國的棋子,或者說是威脅中國的「人質」時,要想安靜地「獨善其身」,不再可能。如果過去人們還不相信有「外部勢力」滲透香港的話,去年一場暴亂應該看得清楚了。特別是去年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香港保護法》,其「長臂管轄」對香港的影響不能小覷。香港需要有法律武器防範外部勢力干涉,保障國家安全,也是保障香港安全。

  政治動亂和疫情摧毀了香港經濟。第一季度,香港經濟增幅是前所未有的負8.9%,陷入深度衰退,失業率更是10年新高。雖然香港疫情基本得到遏制,香港有客觀條件逐漸恢復經濟,但激進分子再度出街搗亂正常秩序,騷擾消費者,打砸店舖,令有心幫襯零售飲食業的市民避之不及。而且,本土恐怖主義苗頭出現,反對派全面攬炒,令港人希望像2003年疫情之後那樣,市道很快活躍成為奢望。

  經濟重啟,沒有安定的社會環境無法想像。而經濟下行,很多民生問題解決起來更困難。民怨上升,加劇動蕩,形成怪圈。此時就基本法23條立法,雖然會引致激進分子更強烈的抵制,但也會得到更多關心香港前途命運的港人支持。

  23條立法拖無可拖

  基本法23條立法不是洪水猛獸。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就國家安全立法,中國有,美國更有。基本法要求香港就國家安全「自行立法」,是對「一國兩制」的高度尊重,香港不能辜負中央的信任,也不應放棄「一國兩制」賦予的權與責。

  誠然,回歸前的港英時期,港人對「國家安全」沒有概念,以為23條立法「限制自由」。那我們看看美國吧。美國號稱世界上「最自由」的國家,但美國有多少條涉及國安的法例呢?有法律學者歸納,足足20來條,包括1947年出台的「國家安全法」,2002年的「國土安全法」,以及「煽動叛亂法」、「間諜法」、「反情報和安全促進法」、「國家安全教育法」等等。而英國更早在1911年就出台相關「反間諜」法案。2001年「9.11」事件後,英國更是在10年內連出了4部與反恐和國家安全相關的法律。

  其實,香港在港英時期制訂的一些法律是有條件處置類似於「23條」中的部分罪行的。特區政府前一年曾引用《社團條例》停止宣揚港獨的「香港民族黨」運作;今年警方以《刑事罪行條例》中,「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拘捕中西區區議會主席、民主黨成員鄭麗瓊,這也是回歸以來首次引用煽動罪。也就是說,對付危害國家安全罪行,香港現有法律不是完全束手無策,但正如一些法律學者所指,這些殖民時期法律涵蓋的範圍,比2003年的「23條」草案更廣泛,港人「入罪」的門檻更低。這些信息港人需要知道,以對國安立法有一個更客觀的認識,在未來23條立法中,集思廣益,令新立的法例更符合「一國兩制」下今天香港情況,能沉着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大變局。

  反對立法是毫無意義的。形勢比人強,不管反對派以什麼暴力手段阻礙,也不管他們背後有什麼力量支持,都難逃螳臂擋車的結果。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說過,要盡快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層面下功夫,該制訂的制訂,該修改的修改,該激活的激活,決不能讓香港成為國家安全的風險口。相信這絕不是泛泛而談。中央沒有退路,特區也沒有退路。即使是要付出短期動蕩的風險,但能夠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法律環境,站在歷史長河這個更廣闊的視野來看,立法是不可避免,拖無可拖了。

   

[责任编辑:雨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