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 潘錫堂
台灣的五一連假三天,可視為台灣能否重啟正常經濟生活的關鍵轉折。民眾和商家均期待生活與消費恢復正常,讓經濟回歸活絡;蔡英文當局既希望打通經濟活路,又唯恐人潮聚集引爆難以預料的疫情。類此「又要標榜疫情控制得宜,又不敢鬆綁社會控制」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蔡當局自詡的「超前部署」,如今已到了不知如何踏出下一步的境地。平心而論,在防疫與經濟的拉扯間,蔡當局應以較寬鬆的標準對待,民眾則要以較嚴格的標準自律。
疫情趨緩下應逐步解封
各種超前部署,讓台灣成為防疫「模範生」,持續的「零確診」及沒本土案例,疫情趨緩是事實。不過,許多超前部署仍繼續進行,雖有利於防疫,但也會讓經濟活動大受影響。蔡當局在討論紓困的同時,也應一併論及如何降低防疫對日常經濟活動的衝擊,用以兼顧防疫與日常生活。宜鼓勵民眾在「保持高度防疫意識」之下,開始正常出門旅遊消費,來挽救岌岌可危的經濟。
上回清明連假之後,台灣並未爆發本土群聚感染事件,只是五一連假前夕已有一段時日的疫情趨緩,蔡當局卻未相對回應,反而緊縮出遊管制,交通部門不僅大舉增加全台警示景點,它所委外設計的APP更是胡亂拼貼,尤其「1968APP」中所謂的大數據運用,根本虛晃一招,圖上顯示之人潮密度忘了考量景區的面積大小,難怪常常出錯。倘若連對島內旅遊均如此漫不經心,交通部長林佳龍大概也從未想過,台灣的全球航線要如何隨疫情趨緩逐步分航點、分迫切性漸次重啟吧!
或許是由於過度耽溺於「防疫模範生」的讚美之中,蔡當局似乎忘了,因疫情而封鎖的各種經濟活動與社會管制,遲早都必須解封重啟。台灣僅400多例確診,但實施管制已超過100多天,卻仍無鬆綁放緩之意。其實,台灣疫情趨緩之際,不對外開放的校園、場館,應開始檢討如何重新開放。殊不知,不對外開放的場所愈多,社會就愈難恢復正常。避免群聚、維持社交距離,或要求戴口罩等防疫措施,應該就已足夠。台灣的疫情並未嚴重到必須禁入餐廳,適當的配套措施,例如梅花座或是透明隔板,應該就是讓防疫與日常生活或經濟活動兼顧的折衷方案。尤其鼓勵民眾分散旅遊地區,避免群聚,鼓勵分散到平日旅遊,讓旅遊產業保有一絲生機,應該會是對經濟衝擊較小的方案。
放寬管制效果將勝於紓困
再者,島內紓困的「特別預算」規模有限,只佔台灣GDP的1.1%,這和世界各地動輒10%-30%,堪稱小巫見大巫,導致各種紓困措施雖琳瑯滿目,但補貼的深度和廣度多有限制,難以防止經濟迅速下墜。然而,從對外貿易依存度來比較,2019年第三季台灣外貿依存度高達102.71%,然而外貿依存度遠低於台灣的許多國家,其投入紓困的佔比至少是台灣的兩倍,甚至是六倍以上。在此緊急時刻,蔡當局怎能不伸出援手,救救大小企業、攤販、自由業者、失業者、街友、放無薪假的人?蔡當局把疫情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看得如此輕微,若紓困的規模不加大,紓困的速度不及時,紓困的對象不擴大,則勢必會大大害了台灣的經濟。
總之,疫情控制與經濟活動的取捨之間,應取得適度平衡,不宜過猶不及。蔡當局可以在提醒民眾保持防疫警戒下,開始調整社會的防疫氛圍,逐步解除管制、鼓勵民眾進行正常的消費和旅遊。易言之,在疫情稍緩之際,適度讓經濟慢慢恢復正常,各行各業的經濟困境才會獲得紓解,放寬管制產生的振興效果,將遠勝於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