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方首部關于杜甫的紀錄片在BBC上映。在紀錄片中,主持人邁克爾·伍德通過走訪留下過杜甫足跡的城市、地點、山川河流,還原了這個“中國最偉大詩人”歷經坎坷的一生。
同時,穿插在這些回訪鏡頭中的,是由“甘道夫”扮演者所朗讀的杜甫詩作。這位出演過眾多莎士比亞劇作的國寶級男演員,用渾厚的莎腔附着了杜甫詩歌獨特的力量。
疫情在世界范圍內的蔓延,為這部適時上映的紀錄片賦予了獨特的意義,我們得以趁機回顧這位在苦難中站立起來的“文化形象”,並以此觀照自己所處的時代與生活。
01“誠懇而非獵奇”的拍攝手法
4月6日,BBC推出一部關于我國“詩聖”杜甫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這部紀錄片取名于英語世界第一本研究杜甫的同名專著,由洪業(洪煨蓮)《Du Fu:China’s Greatest Poet》撰寫,1952年出版,至今被海外推崇為研究杜甫最權威性的著作。該紀錄片便是以洪業的著作作為藍本。
這是杜甫的生平與詩歌,第一次被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給西方世界。
本片的主持人、也是腳本的撰寫者,是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曼徹斯特大學公共歷史教授、中英了解協會主席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曾制作超過120部歷史紀錄片。除了優秀的履歷之外,他與中國早有淵源。在2016伍德創作的講述中國歷史的紀錄片《中國故事》中,他從中華起源時期的商周秦漢,一路講到20世紀的中國。這部在豆瓣獲得7.9分的紀錄片,被網友稱為“最親華”的中國歷史概述,在英國掀起一陣熱潮的同時,也向西方世界重塑了真實的中國形象。
《杜甫》的取景和情節走向,貫穿在邁克爾·伍德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跡的歷程中——從杜甫的出生地河南巩義,行經他青年時期壯游天下時經過的龍門、曲阜,然后又回到西安,杜甫求仕之地,再到成都、奉節、白帝城、長沙、湘江。在與歷史交錯重疊的過程中,邁克爾·伍德带領鏡頭,記錄下了一個個曾留下杜甫印記的城市、地點或山川河流,重現了杜甫從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的經歷,回溯了詩人顛沛流離的一生。
除了橫向的空間維度和縱向的時間維度之外,紀錄片還穿插了一個靜態的機位:在斑駁的牆壁前方,朗讀杜甫的詩歌。而這位朗讀者,正是英國國寶級演員、《指環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n)。
麥克萊恩曾出演眾多莎士比亞劇作,紀錄片中,他用濃厚的莎腔朗誦了《壯游》《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等15首杜甫的詩文譯作。《每日電訊報》對此的評論是:“麥克萊恩爵士以一種平靜、娓娓道來的風格朗誦杜甫的詩,讓我們感受到它們的美。”
這部紀錄片還邀請了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牛津大學劉陶陶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祥波、中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楊雨,带來多重視角的專業解讀。宇文所安認為杜甫和但丁、莎士比亞同屬于一種特殊類型的詩人,是他們界定了偉大詩人的標准。
曾祥波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說到,“一個小時的紀錄片不可能完全涵蓋杜甫的生平與詩歌,只能按照編導的思考進行針對性選擇,從呈現的紀錄片來看,這種選擇的態度是誠懇而非獵奇的。”
從原著到創作團隊再到拍攝手法,我們至少可以窺見一二:《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這部紀錄片,盡力去立體化地還原了杜甫跌宕起伏而又豐富多彩的一生。
02 杜甫的生與詩
唐代文化高度繁榮,杜甫的文學靈感,離不開幼時接觸過的多元藝術形式。他與音樂、舞蹈的邂逅,可從杜甫幼時看過的開元盛世唐宮第一舞人公孫大娘的演出說起。她善舞劍器,舞姿驚動天下,觀者如山,無人能及。而當杜甫晚年再次看到其弟子李十二娘的演出同樣驚世駭俗,遂寫下《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英文為麥克萊恩朗讀部分):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When she bent back, you saw nine suns falling shot down by Yi, the god of archers.
When she leapt, you imagined gods astride flying dragons in the clouds.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When she advanced you expected thunder and lightning from a gathering storm.
And when she stopped, you saw the soft light over a vast, calm sea.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more than 50 years have passed so fast,like the turning of a palm.
Stormy waves of war have enfolded our royal house in gloom.
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
The pupils of the Peach Garden,the Royal Dance School,have scattered like disappearing mist.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The brilliant feasts,the music and the songs have ended.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And I am now an old man who does not know where he is going.
_
公孫大娘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根據杜甫自述,開元五載(717年,杜甫當時5歲),他曾在郾城看過她的劍器渾脫舞,驚為天人,當時就為她的舞姿所傾倒。時隔50年,他又在夔州看見她的弟子李十二娘舞劍器,回憶起幼年時看公孫舞蹈時的驚心動魄的場面,寫下了這首充滿滄桑和興亡之感的詩。
這首詩在杜甫詩集中意義重大,是杜甫大歷二年(767年)在夔州時所作。和杜甫幼時相比,此時的唐朝已盛極而衰,“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雖然舞姿尚在,但世事翻覆,作者的心情也像那衰敗的國運,最終以憂傷收場。
當晚年杜甫舉家遷至長沙時,他的心情好起來了。他在此地發現了一個同樣也在避難的藝術家、音樂家和詩人群體,並且其中一些在北方已經結識。楊雨教授認為這個時期是杜甫具有創造性的一個時期,即便生活依然艱難,但痛苦中的火苗特別能夠打動人,他的復蘇精神在合作中與其他藝術家融為一體,他們一起將這首詩譜曲歌唱。
談及杜甫的“與朋友交”,不能不提到杜甫人生中的摯友——李白。比杜甫年長11歲的李白,可謂是杜甫的良师益友,為他带來了無窮的靈感啟發——尤其是在“對敘事藝術細節的刻畫上”。正如片中所說,30歲與李白的會面改變了杜甫的一生。
那時正當杜甫短暫當官后對仕途失去信心,兩個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靈魂相遇了——李白熱衷于追去天人合一的妙境,而杜甫則更關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大幸事,也是杜甫一生最珍貴的記憶,他先后寫了15首詩獻給李白,紀錄片中提到了如下幾首:《贈李白》、《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夢李白》其一。
《夢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Separation by death,in the end,you get over.
Separation in life is a continuing grief.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No word from you,old friend.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But you've been in my dreams as if you know how much I miss you.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I feel as if you are no longer mortal, the distance between us is so great.
......
這首《夢李白》寫得尤其深沉悲涼,杜甫與這位人生至交(至少在他看來是這樣)雖僅一度相逢,但這段朝夕相處的時間卻讓他終身難忘。在為摯友所寫的詩作中,多首寫到了李白進入自己的夢境,可見思念之深之切。乾元二年(759年)流寓秦州時,杜甫得知李白因卷入王室權力斗爭而被流放的遭遇后,更加頻繁地夢到了李白,他無比思念這位精神上的兄長:
夢李白(其一)
杜甫
......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The waters are deep.The waves are wide.
Don't let the river gods take you.
_
其中最后一句“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表面意思為“水深浪闊旅途請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龍的嘴里”。而李白最后死于醉后“攬月落水”,幾乎跟他詩中擔心出現的場景一致,這也可以算是一種“詩讖”吧?
公元755年,安祿山領導的叛亂發生,隨后杜甫一家人向北出發逃離戰亂。
流亡生涯的開始標志着杜甫生命的轉折點的出現,也是他詩歌的最大分水岭——杜甫成了最廣大勞苦受眾中的一員,切身感受着戰爭和國家的沒落給人民带來的災難。次年,杜甫在逃難中被俘,使他與家人遠離,被禁長安,看着長安的月亮,他寫下了流傳千古的《月夜》: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The moon shines in Fuzhou tonight.In her chamber,she watches alone.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Her cloud-like hair sweet with mist,Her jade arms cold in the clear moonlight.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When shall we lean in the empty window together in brightness,Our tears dried up?
這是世上最深情的文字,詩人自己身處巨大的危險和無盡的孤獨之中,最牽掛的卻是妻子的孤寂。情深至極之處,他仿佛看到月光中清麗絕倫的妻子抬頭望月,思念夫君。什麼時候,我們能夠重逢呢?而重逢带給我們的,可能也未必是歡樂,而只是悲欣交集的淚水吧。
這個時期杜甫通過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和對家人的牽掛,同時也通過戰爭與悲苦的經歷成為了偉大的詩人。在一定程度上,苦難造就了杜甫詩歌的巅峰。
之所以能夠達到巅峰,是因為苦難在杜甫眼中,從來都不是個體性的。相比于自身,杜甫更願意用他紀實性的詩句,書寫時代當下的窮苦大眾: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杜甫
天衢陰崢嵘,客子中夜發。
I set out a lone traveller at midnight,
霜嚴衣带斷,指直不得結。
fingers too cold to tie my broken belt.
凌晨過驪山,禦榻在嵽嵲.
At dawn,I passed the Imperial Palace.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郁律,羽林相摩戛。
Here at the hot springs,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the emperor entertains his court and music echoes around the hills.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Only the rich and powerful may bathe here.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But the silk they wear was woven by poor people,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women whose husbands are beaten for their taxes.
......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Behind the red lacquered gates, wine is left to sour, meat to rot.
Outside the gates lie the bones of the frozen and the starved.
......
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
When I reached home,I heard wailing in the house.
My infant child had died of hunger.
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I am ashamed of being a father so poor that I caused my son to die for lack of food.
......
_
公元759年,杜甫舉家向西去往秦州(即今天的天水),隨即又南下,最終到達成都。朋友給了他城外的一小塊土地,他在此搭建茅屋——這個茅屋故居后來成為了中國最著名的文學朝聖地之一,世稱“杜甫草堂”。成都的生活使杜甫成為一位農民詩人,痛苦的同時,也在自然和日常的行為中尋找美感。
對自然能量最充分的吸收,是766年杜甫到達夔州(即今白帝城)之后。在此地暫住之時,杜甫在山坡上為自己修了個小農莊,種菜、養雞、寫詩,並且驚人地高產,共作詩430余首,佔現存作品的百分之三十。其中就包括“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和“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等千古名句。杜甫的天賦正是創造性的,充滿了想象力的自由,掙紮于日常的偶然性並試圖從中找尋意義。
旅居兩年后,杜甫把住所交付給鄰居,然后啟程前往長沙。在長沙的生活也是杜甫晚年中難得的心情得以舒緩的一段生活。但好景不長,隨着杜甫交好的一個地方官被敵軍殺害,當地也逐漸陷入混亂。杜甫又和家人回到船上繼續漂泊,他試着將家庭带到湘江上游,那里有他一位當官的叔叔。但最終因身體捱不住,于770年冬天逝世。
因戰爭而無法歸鄉,他的家人將其葬在了湖南平江。他的絕筆詩也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杜甫
軒轅休制律,虞舜罷彈琴。
尚錯雄鳴管,猶傷半死心。
聖賢名古邈,羈旅病年侵。
On my journey,I'm sick and time closes in on me.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見參。
如聞馬融笛,若倚仲宣襟。
故國悲寒望,群云慘歲陰。
水鄉霾白屋,楓岸疊青岑。
This watery land engulfs the simple cottages in a mist.
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滯淫。
鼓迎非祭鬼,彈落似鴞禽。
興盡才無悶,愁來遽不禁。
Excitement gone,now nothing troubles me.
......
烏幾重重縛,鶉衣寸寸針。
My ragged clothes have been patched,every inch.
哀傷同庾信,述作異陳琳。
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戶砧。
......
畏人千里井,問俗九州箴。
I've got to know the customs of all the nine regions of China
戰血流依舊,軍聲動至今。
and still the blood of battle flows as it has for so long.
The sounds of armies stir to this day.
葛洪屍定解,許靖力還任。
家事丹砂訣,無成涕作霖。
I have achieved nothing and my tears fall like rain.
_
就像伍德所說,將杜甫的地位僅僅限制于一個詩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杜甫的詩歌不僅實現了個人情感的書寫,同時也象征了整個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宇文所安教授認為:杜甫的經歷最終也成為了中國文化中情感辭典的一部分。
03 不只是偉大的詩人 也是道德的守護者
片中主持人伍德來到杜甫的朝聖地——孔子的故鄉,山東曲阜。孔子的教誨中關于善,仁,忠的理念是杜甫一生的指導觀念。他曾前往首都長安,期待成為一名政府官員,這是關于成功、權力和名聲的夢想,伍德把他的觀念解讀為“烏托邦式的”。
杜甫曾懷揣着為國效力的理想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落第之后,他通過朋友帮助將作品進獻給皇帝,最終得到皇帝召見,獲得了一席官位。但即使如此,杜甫的“實誠”使他從未真正融入到官僚體系中。隨着國家衰退,杜甫關于儒家倫理的夢想也漸漸幻滅了。
在此之后,他憂國憂民之思和對宏大命題的關心,只能通過詩句來實現。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The state is destroyed, but the country remains. In the city in spring, grass and weeds grow everywhere.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Grieving for the times, even the blossom sheds tears.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Beacon fires have been burning for three months now. A letter from home would be worth 10,000 in gold.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_
洪業對于杜甫的文學評價非常之高:“即使在成千上萬的中國詩人當中,杜甫也是獨一無二的。他是唯一一位隨着時間流逝而名氣與日俱增的詩人……若干世紀以來,總有批評家挑出這個或那個在他們心中優于杜甫的詩人。然而,絕大多數中國史學家、哲學家、詩人都把杜甫置于榮耀的最高殿堂;這是因為對他們來說,在杜甫追求詩藝最廣闊的多樣性和最深層的真實性之際,杜甫個人代表了最廣大的同情和最高的倫理准則。”
在紀錄片中,伍德如是表達:“對中國人來說,杜甫不僅僅是詩人,幾代人以來,他一直是國家道德良心的守護者。”正如詩中所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And for the Chinese, Du Fu is "more than a poet. For generations he has been the guardian of the moral conscience of the nation.")
04 橫跨中西的紀錄片 如何克服文化差異
在東方他是不朽的;在西方,卻少有人聽過他的名字……這個紀錄片的面世,讓西方世界認識了杜甫,認識了杜甫的詩歌。相比起來,后者是更有難度的一環。翻譯家許淵沖老人曾有言:中國古詩詞往往意大于言,外文詩歌卻是意等于言。兩種詩歌風格,培養出兩種思維定式的讀者。因此,將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以精確優美的方式傳遞給世界大眾,何其難也!
克服這個難題的一種方式,是讓莎劇演員“甘道夫”來朗讀英譯版的杜甫詩歌。正如曾祥波所說,“人在了解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時,一般會用自己熟悉、親切的形象、概念加以比附,在這一過程中逐漸了解‘他者’。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了解也是如此,以莎士比亞的方式朗誦杜詩再次印證了這個道理。”
片中把杜甫放在歷史視野和比較視閾中展開講述,通過歸化策略向西方觀眾提供可資對比的文化參照,便于西方受眾理解。例如,說到我國逾3000年的詩歌歷史,是比荷馬的《伊利亞特》好的《奧德賽》更加古老。杜甫“生于712年,那是英國敘事長詩《貝奧武夫》的時代。杜甫的一生,經歷了盛唐的傾覆。”在談及唐朝首都長安,主持人予以說明——長安與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並列為八世紀的世界都市,而長沙——杜甫的庇護所,則被比喻為“二戰時的卡薩布蘭卡”。
安史之亂持續八年,據唐政府統計有三千萬人流離失所、死于戰亂或饑荒。伍德解釋: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樣致命。
BBC毫不吝嗇地用“最偉大”來形容杜甫,不僅是對中國而言,更是放在世界文學的大范圍,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亞相比肩。世上有但丁,有莎翁,還有杜甫。“There is Dante, there s Shakespeare, and there s Du Fu.”
北京师范大學教授康震曾說過:漢語世界與英語世界的一個遇見,是兩個民族文化的一個遇見,那麼要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要聽懂對方,同時聽懂之后,我們還要結合在一起進行第二度甚至第三度的三維的創作,這種相會相遇應該是放射出了經典的新時代的光芒。這個紀錄片的傳播則很好詮釋了兩種文化的相會相知。
05 以詩歌穿透地域、文化和民族
伍德泛舟江上前往夔州時,看到兩岸的山脈和舟下的巨流,不禁歎服于大自然的力量。“Here, the giant gorges, the great river as powerful as an ocean. What you feel, too, here in the deep gorges is the power of nature.”他認為在唐代,中國的科學家不像西方人一樣知曉地球的古老歷史。這樣的地貌,很可能給予詩人另一種理解人與時間、宇宙的思路。杜甫與自然的廣闊、人力的極限達成了妥協,他在三峽留下的詩作從此之后對中國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世界性的財富——他珍貴的幾卷詩集就承載于一只小舟之中,卻在西方影響了從現代主義者到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的藝術家們。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紀錄片中介紹,專門拍攝杜甫的原因,不僅是杜詩藝術在中國詩歌史中的地位,也是杜甫詩歌對歷史的再現與表現,它們使得杜甫及其詩歌成為中國人精神世界的一個代表、象征。
如同影片所指出的,杜甫不僅是一個偉大的詩人,他更是一個偉大文明的道德情感的闡發者,在塑造民族的價值觀念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伍德認為“在西方文化文明,沒有一個可以與他對比的形象,一個體現了整個民族共同的道德情感的人。”生在那個多元包容的大唐,杜甫的個人悲憫卻更為廣泛,並且具有穿透地域、文化和民族的力量。
著名作詞人姚謙曾說:“詩歌的閱讀就是讓閱讀者有很多的聯想,用對照自己的生活經驗,這是詩歌在所有文學里面最有力量的一個原因。”在疫情肆虐全球的深重危機之下,杜甫以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象站立起來。BBC選在此時上映此片,在一定程度上傳達了現代社會面對危機時,所需要的一種公共精神。因此,除了回首杜甫的生平與詩作,也許我們還能夠以此觀望自己的生活與內心,用一份公共性的思考,去回應這位偉大的先人。
參考資料:
[1]中國詩歌網: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2]豆瓣網友@逍遙游 影評:《屬于全人類的杜甫》
[3]紅星新聞:《BBC推出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人大教授:在史實和詩歌解讀上幾無硬傷》
[4]鳳凰網財經《BBC拍了部紀錄片:杜甫,中國的莎士比亞》
[5]北京日報《BBC向西方推介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6]黃道玉《英語譯介史視角下的杜甫文學地位變遷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