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症状感染者”防控上绝不能掉以轻心

2020-03-25
来源:新京报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吃劲,除了境外输入病例增长之外,国内个别城市出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也让人格外忧心。顾名思义,“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但呼吸道等标本检测呈阳性。而由于其没有临床症状,尚未纳入确诊病例统计当中。

  从武汉卫健委3月23日的回应看,无症状感染者“也可成为传染源,具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一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也表明,从无症状患者的样本中检测到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感染者很接近。而据日本京都大学、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对“钻石公主号”的研究,估计无症状的比例为17.9%。

  没症状、带病毒、可传播——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本身具有这些微妙的特性,也容易给疫情防控和一些民众自我防护造成某些不必要的误导。

  在坊间,有人认为,没把“无症状感染者”计入确诊数,是为了让确诊病例显得更少一些。但其实,这可能也是种误解。在科学界,对“无症状感染者”或“某种病毒的携带者”是否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确诊病例,也不乏争议。如果某个身体完全适应了病毒,与病毒“和谐相处”,那么他与“确诊患者”的确是有所区别的。

  对此,武汉卫健委也有答复,对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没有纳入确诊病例,但会集中隔离14天并做进一步的检测,一旦出现症状则会将其纳入确诊病例之中。

  因此,虽然在统计上不纳入确诊病例,但在防控上绝不能掉以轻心。因其具有潜在传染性,不妨单独予以通报,在诊断、隔离、公布生活轨迹方面,比照确诊病例的思路进行。

  比起确诊病例来说,大多无症状感染者自己的身体健康无虞,公布生活轨迹其实更多是对其他人的善意提醒,所以各地在数据公开时也不必有太多心理负担。毕竟,对于如此狡猾的病毒来说,越多的信息分享,人们的未知性恐慌也就更少。

  所谓随“疫”而变,在前两个月,我们的防控重点是及时救治发病者、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这一阶段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面对任何一个新增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我们有精力、也有经验进行更完善的流行病学调查,尽可能追踪到所有接触人群。

  武汉正在稳步地向着正常生活回归。湖北昨天发布了重磅“解封”通告:自3月25日起,湖北除武汉之外,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武汉自4月8日起,有序恢复对外交通。在这个时期,既不能对无症状感染者掉以轻心,也不能因个别病例而继续“冰封”。病毒再狡猾,它“走过的路”依然有迹可循。例如,对新增病例的接触者、聚集性疫情发生地、易暴露的重点人群开展主动检测,或许就能揪出潜在的传染源。

  当下,人们强烈期待回归正常生活,重视无症状感染者,并准确、完备地公布生活轨迹,人们出行也就能有备无患、安心放心。

  □孟然(媒体人)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