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現好轉迹象 經濟是未來關注重點

2020-02-13
来源:香港商报
  根據國家衛健委數據,全國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的趨勢圖有明顯見頂回落迹象,重災區湖北以外數據,出現了連續下降。從邏輯上看,未來全國疫情趨向好轉的可能性相當大。疫情已經在武漢和湖北部分地區爆發,國家也把抗疫的主力放在湖北,在採取集中收治和隔離措施後,湖北地區出現大規模二次感染的機會並不大,風險反而在其他省市,主要是據媒體報道春節前有約500萬人離開武漢,如果不防備,這些人中的帶病毒者有可能在其他省市引發大規模感染,造成疫情在全國的擴散和反覆。
  
  疫情擴散風險下降
  
  不過從最近的數據看,這個全國擴散的風險已經越來越小,因為從1月23日武漢封城算起,到現在已經超過了兩個星期,時間已經超過了病毒的潛伏期,之前感染病毒者理論上應該已全部發病,也就是說傳染源已經全部暴露,傳染源已全部暴露和近期感染人數持續下降兩個因素結合起來,大致可以得出疫情沒有發展到無序傳播、各地採取的阻斷傳染途徑措施大體有效、未來疫情有望好轉的結論。
  
  如果疫情在湖北和湖北以外都開始受控,那麼可以說,疫情擴散最危險的階段就基本過去了。
  
  如果疫情逐步受控,下一步全國的重點,將從過去的防控疫情為主,轉移到防控疫情和恢復經濟並重階段,要想辦法盡力減少疫情對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
  
  由於此次疫情嚴重打擊了旅遊、交通、餐飲、住宿、娛樂等行業,對其他行業大多也有程度不同的負面影響,一季度經濟減速基本已成定局。政府為支持經濟,有可能將從財政和貨幣政策兩個方向發力,力爭全年經濟保持大致穩定。
  
  從財政政策角度看,政府政策可能主要集中在:
  
  1.對受影響較大行業進行減稅降費,減輕其成本壓力;
  
  2.對受影響較大的地方政府財政改善其財政狀況;
  
  3.擴大對公共醫療、衛生防疫,以及基建等的投資,補齊短板、拉動經濟。
  
  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看,政府政策可能主要集中在:
  
  1.放鬆銀根,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的狀況;
  
  2.引導利息下降,減輕企業運營成本;
  
  3.延長受影響企業貸款期,提高銀行對小微企業壞帳的容忍度;
  
  4.直接調降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以及必要時由人民銀行收購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減低商業銀行面臨的壞帳風險。
  
  政府採取支持經濟的措施後,疫情對經濟的負面衝擊將會減小,根據2003年SARS疫情經驗,疫情對全年經濟的衝擊不大,當然由於目前中國內地經濟服務業佔比較高、經濟受影響程度可能會較以前大,但預計此次疫情影響時間較短,綜合考慮,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可控。在資本市場方面,基於資本市場總是在向前看的特點,由於未來疫情展望可能趨於好轉,股市的表現有望擺脫疫情的短暫衝擊,回到正常的軌道上。
  
  本港經濟前景較暗淡
  
  不過,內地經濟雖然有望在政策支持下較快回穩,本港經濟的前景卻較為暗淡,除金融業外(因為本港股市大約有70%以上的公司業務來自於內地,與本地經濟關係不大,更多反映內地因素),本地的旅遊、零售、餐飲、住宿、商舖、房地產等,預計都將受到較長期的負面影響,很難快速恢復。
  
  參考SARS時期經驗,本港經濟從低迷中恢復的動力來源於內地開放自由行,自由行直接帶動了當時受打擊最嚴重的旅遊、零售、餐飲、住宿等行業,間接帶動了商舖、房地產等,經濟活躍又帶來大量人流物流和資金流,造成了香港經濟快速恢復。但以本港目前表現出的社會狀況,社會嚴重分裂,很多人政治立場先行、高度政治化、社會充斥反中與內地隔離的情緒,特區政府很難做出任何推動經濟的重大決策,中央政府也很難再像當年一樣推出類似自由行等支持香港的政策,本港主要依靠本地的經濟力量緩慢復蘇。由於香港是一個服務業為主的城市,必須依賴對外提供服務發展經濟,在現在這種廣泛試圖與內地隔離的情緒下,對外提供服務的空間將大為縮窄,香港經濟自然缺乏動力。
  
  所以香港經濟在有任何實質性好轉之前,恐怕將先進一步惡化,疫情導致經濟放緩,經濟沒有方向、內耗不斷、缺乏決心的香港社會結合,大概率將導致經濟放緩加劇、企業破產和失業率快速上升,大量行業受到衝擊,不景氣逐步蔓延到全社會的狀況。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 楊玉川
[责任编辑:董岳昕]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