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離職補償被起訴敲詐勒索 華爲員工被拘8個月

2019-12-02
來源:香港商報網綜合
  12月1日下午消息,在網易員工遭遇暴力離職事件之後,華為也被曝出有員工遭遇不公正待遇:一名在華為工作超過10年的老員工因索要30萬元的離職補償款,而被華為起訴敲詐勒索,深圳市公安局將該員工刑事拘留/逮捕長達8個月之久。
 
  根據網絡上曝光的刑事賠償決定書和媒體報道,該名員工李洪元自2005年入職華為擔任工程师,離職前在逆變器銷售管理部工作,2018年1月31日離職。
 
  由于在華為工作13年,李洪元與華為協商獲得個人離職經濟補償款331776.73元,扣除稅金約3萬元,到賬約30萬。該離職經濟補償款為部門主管通過部門秘書的個人銀行賬戶向其轉賬,交易摘要為“離職經濟補償”。
 
  不過2018年12月,李洪元因華為起訴其“涉嫌敲詐勒索”而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而起訴的證據正是部門秘書個人賬戶的30萬元轉賬記錄。
 
  經過偵查機關補充偵查後,最終在2019年8月,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決定對李洪元不起訴,李洪元重獲自由。
 
  目前華為官方對此事暫無回應。
 
  被拘前員工:並非主動曝光 希望和華為溝通
 
  11月30日,李洪元在華為心聲社區上發了一個帖子,名為《給任總的一封公開信》。其中寫道:“今天網絡上的輿情洶洶並不是我本意,我的確會向公司討要說法,但絕不期望是以這種方式。”
 
  12月1日下午,界面新聞采訪了這位遭到拘留的當事人李洪元。他向界面新聞還原了他從華為離職當天到成為輿論中心的全過程。
 
  截至發稿前,華為官方對此事暫無回應。
 
  以下是采訪內容:
 
  界面新聞:這件事是你自己主動曝光的嗎?為什麼8月被釋放,現在才被曝光?
 
  李洪元:不是我主動曝光。我8月被釋放,但拿到國家賠償是在上周三。網上被曝光的是《刑事賠償決定書》,那是上周才有的文件。
 
  拿到賠償後,我挺開心的,就把這份決定書分享到了華為離職員工維權群里,期望有人能帮忙發到華為心聲內網,以恢復名譽。結果不知道是誰發到外面去了,我自己也非常着急。
 
  界面新聞:能不能簡要概括一下你在華為的經歷?
 
  李洪元:2005年10月,我從浙江巨化集團離職,加入華為杭州,擔任企業安全與存儲產品線的研發,後來被調去呼和浩特和印度新德里做過市場和銷售,還在網絡能源產品線下面的營銷工程部做過秘書。
 
  我在華為的最後一個部門是太陽能逆變器業務部,這個部門的是相對公司主流程獨立運營的。我带領一個八九人的小團隊,負責業務流程梳理。
 
  我剛入職華為的時候是15級,月薪9000,比我當時2000塊的月薪高很多,所以我來了。這十二年來我的收入成倍增長(公司沒有虧待我,也是我舉報的動力),但職級一直沒變過。
 
  從2008年開始,我成為了華為的持股員工,有一點點股份,能拿到一點點分紅。2018年1月,我從華為離職。
 
  界面新聞:你為什麼從華為離職?
 
  李洪元:我當時所在的逆變器業務,是一個通過政府補貼而存在的行業。銷售毛利低,想要賺錢只能把規模做大。部門業務造假很早就開始了,公司大量資金被佔用、倉儲、存貨方面都承擔着巨額損失。出于我對華為的感情來說,我覺得我必須要把這股歪風給遏制住,所以我就在2016年11月舉報了。
 
  舉報之後我就明顯感覺到主管開始針對我,比如他不批我的出差,又比如我手下的人離職,我要補人,但他也不允許把我看中的人調進來。
 
  這時候接近2017年年底,到了我續簽合同的時候了(華為員工合同四年一簽),我還是想留在華為的,但主管就直接和我說,公司不和我續簽了。
 
  我尊重公司的選擇,但是因為我入職12年了,按勞動法的規定,入職10年以上是可以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公司應遵從勞動法給予賠償。
 
  界面新聞:賠償具體是怎麼談的?
 
  李洪元:是在2018年1月31號,網絡能源產品線的HR的何某來跟我談,給出的方案是N+1(含年終獎),我不認同這個方案,提出了2N,最後他們很爽快的答應了,雙方簽署了離職協議。
 
  談判過程長達兩個小時,中途有說有笑,我沒有任何敲詐勒索的言辭,也沒有提到之前舉報的事情。
 
  界面新聞:最終你收到了多少賠償?
 
  李洪元:2018年3月8日,我來深圳簽了確認書,當天下午收到由何某秘書周某私人賬戶轉來的大概30萬元。
 
  我疑惑過,為什麼是私人賬戶,還曾打電話給60169(華為HR熱線)詢問原因,但對方說這是我們部門的事情,不歸他們管。後來,我還向稅務部門反映過這筆款項沒交稅的問題,稅務部門通知公司補繳稅款。
 
  界面新聞:私人賬戶轉賬是否合理?目的是什麼?
 
  李洪元: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不下5位華為同事的離職賠償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的,我認為這是華為一種變通的處理方法。
 
  界面新聞:這個賠償與你們之前協商的數字符合嗎?
 
  李洪元:相符。但當時答應我的年終獎沒給,所以我在11月7日那天起訴了華為,我想拿回我的年終獎,總共20余萬。
 
  對于這件事,華為向法院拿出的一份1月22日的部門考評會議紀要,紀要上說我的績效不好。華為稱,這是不給我年終獎的原因。但這份會議紀要有諸多疑點。
 
  界面新聞:你因為年終獎這件事起訴華為,是你被抓的導火索嗎?
 
  李洪元:不清楚,但我在12月16號這天被抓了。
 
  界面新聞:你等待起訴結果的這段時間,做了什麼?
 
  李洪元:一直在看守所里,什麼也做不了。
 
  界面新聞:談談你被抓的過程吧。
 
  李洪元:被抓的時候我還在睡夢當中,家里被搜查了。警察告訴我,華為報了案,抓我的原因是我涉嫌職務侵佔。但我到了派出所以後,我的罪名就變成了泄露商業機密。
 
  界面新聞:你有過泄露商業機密的行為嗎?
 
  李洪元:我認為我沒有。
 
  華為向警察出示的證據是,我曾經把華為系統內部的文件拷貝出去了,還說我打印了一些內部資料。我確實有把華為文件拷貝出去的行為,但我拷貝的都是給客戶看的宣傳資料,沒有密級的,而且是得到了領導同意的。至于打印的資料,有成百份了,但都是工作需要。
 
  界面新聞:你在之前的采訪當中說,你妻子在4月份的時候提交了你和HR的錄音,為什麼直到這個時間點才交?
 
  李洪元:4月16日,檢察官第一次來找我,我才得知華為的HR何某說我敲詐勒索30萬,這是我被抓的原因。第二天我見到我的律师,讓她轉告我的妻子去找錄音,並在4月把錄音交給了檢察機關。
 
  界面新聞:4月就提交了證據,為什麼8月你才被釋放?
 
  李洪元:不清楚。其實在7月份的時候,何某就已經改口供了,他說我沒有敲詐勒索。
 
  界面新聞:從開始拘留到現在,你和華為有溝通嗎?
 
  李洪元:沒有任何溝通,我和我家人沒去找過華為,華為現在也沒來找過我。
 
  界面新聞:被關押的251天你經歷了什麼?
 
  李洪元:思考今後的人生,與律师一起想辦法。我母親一個禮拜之內瘦了6斤,我爺爺在這期間去世了,我覺得這件事情對他也有刺激吧,沒能見他最後一面很遺憾。
 
  界面新聞:有人質疑你當初的舉報動機不單純。
 
  李洪元:社會的運行規律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通過為別人提供價值來實現自己的價值。舉報這個事情本身對公司是有積極作用的,甚至某些時候還設置了獎勵和對當事人的保護措施。因此想通過舉報獲得一個和高層對話的機會,並不違反道德和法律。
 
  界面新聞:你現在還有什麼訴求?
 
  李洪元:我還是希望和華為溝通,最好是任總能夠親自來和我溝通,就佔用他老人家30分鐘時間吧。畢竟之前與何總的溝通結果,一句不代表公司行為就作廢了,我搞怕了。
 
  界面新聞:有什麼之後的打算?
 
  李洪元:正在准備創業,為以後我們國家能少發生這類事盡一點薄力。
 
       華為員工因離職補償被拘251天 胡錫進:管理存缺陷
 
  昨日晚間,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文,對華為員工索要離職補償被拘留一事置評。
 
  他首先表示,華為的人說公司將會對此事作出回應,給輿論一個說法。
 
  其次,他認為,李洪元的遭遇非常令人同情,司法機關最終判他無罪,並給予國家賠償,這是事情對錯一錘定音的結論。
 
  另外,胡錫進認為,華為公司沒能及時作出反應,帮助這一沖突以更合理的方式化解,這反映了華為的管理是存在缺陷的。
 
  以下為胡錫進微博全文:
 
  華為前員工李洪元被以敲詐華為公司的罪名拘留251天,後被無罪釋放,並獲得國家賠償。此事在互聯網上逐漸發酵,並且出現了一些針對華為的輿論聲討。
 
  針對老胡的詢問,華為的人說公司將會對此事作出回應,給輿論一個說法。
 
  老胡想在此評論說,李洪元的遭遇非常令人同情,司法機關最終判他無罪,並給予國家賠償,這是事情對錯一錘定音的結論。
 
  我還認為,公眾同情弱者的情緒是健康的。華為是個強大的公司,它的一名前員工因為與公司發生了糾紛,受到了這樣的不公正對待,這非常讓人遺憾,很多人出于朴素的感情對華為產生一些負面情緒,也是正常的。
 
  同時老胡也想說,華為有十幾萬員工,堪稱電信帝國,它的內部組織和管理結構注定是相當復雜的。李洪元的遭遇其實是與華為某個具體部門的沖突,當然,華為公司沒能及時作出反應,帮助這一沖突以更合理的方式化解,這反映了華為的管理是存在缺陷的。
 
  我支持這件事情以更加公平、合理而且有溫度的方式徹底解決。與此同時,我不主張將這件事情過度上綱上線,用它來對整個華為公司進行道義上的否定。我覺得那樣做不夠理性和實事求是。
 
  誰都會出差錯,再偉大的公司也難免俗。客觀說,華為的管理總體上是比較科學的,綜合效果也是比較好的。據報道,華為每年要投入巨額資金用于優化公司的管理。華為不僅在5G網絡技術走到世界前列,它還為中國培養鍛煉了大批人才。對這樣的公司,我們不應因為一個孤立事件就給它扣上沉重的大帽子,貼上不應有的標簽。
 
  老胡希望華為的回應能夠早點出來。我呼籲輿論給這件事的公平合理解決創造有利的氛圍。
 
 
 

       綜合:香港商報 界面新聞 新浪科技

[責任編輯:李振陽]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