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穎潔)5G這一年,成長速度驚人。從概念熱炒到步入商用,從發牌到初步形成“品牌效應”,備受各方關注。中新網消息顯示,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將于10月18日開啟,將更加注重體驗感,讓5G、AI、VR等最新科技更加走進生活。而綜合三大運營商當前5G預約數據,預約用戶數量總和已經突破1000萬大關。這表明,人們對高網速、物聯網、新興信息生活等的追求和向往。
互聯網這些年,發展步入黃金時代,衍生各種新興行業和應用,互聯網業務收入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工信部最新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簡稱互聯網企業)完成業務收入7522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比1—7月加快0.2個百分點。總體呈現行業利潤增速超過收入、研發投入增幅繼續保持高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速轉降為升等特點。

當互聯網與5G相遇,將碰撞出怎樣的新火花?5G在互聯網領域如何證明自己的創新和顛覆?在新興技術環境下,互聯網對經濟的促進效應如何走向?讓人拭目以待。
互聯網的精彩
時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伴隨我國綜合國力日益增強,蓬勃發展的中國互聯網也令世界刮目相看,带動傳統產業提升信息化水平,更是滲透至百姓生活各個方面。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而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達到34.8%。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業務收入7522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比1—7月加快0.2個百分點。分業務運行情況看,互聯網企業在網絡音樂和視頻內容、網絡銷售、旅游出行、生活服務和電子政務等應用方面不斷創新,带動互聯網業務收入規模不斷擴大。
工信部總工程师張峰此前還表示,上市互聯網企業數量達到178家,10家企業進入全球前30強。新興企業快速涌現,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新企業成立數量全球領先,成長起上百家獨角獸企業。而去年互聯網百強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高達2.75萬億元,佔我國數字經濟比重達8.8%,對數字經濟的貢獻率達14%,带動數字經濟增長近2個百分點,對數字經濟貢獻顯著。
究其原因,互聯網行業20多年來的迅猛發展得益于我國繁榮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依賴于中國的人口紅利,也源于自身產業轉型的巨大需求。作為信息化最顯著的標志,互聯網已進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新時代。

5G之于互聯網
如果說,4G推動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創造了許多互聯網企業神話,那麼速度更高、带寬更寬的5G時代之于互聯網,將带來哪些影響?
總體來看,5G時代的重點在于萬物互聯,因此其將為互聯網带來一片新藍海。一則對于行業整體,5G繼承了4G的成熟技術,同時還引入更多新興技術,以突破現有網絡無法解決的瓶頸和難題。移動互聯網也將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方向發展。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看來,工業互聯網是5G最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5G的商用正逢互聯網發展進入下半場,即消費互聯網深化和工業互聯網起步時期,也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勢頭正旺時期,5G將開拓消費領域和產業領域的新應用,還會出現我們現在還想象不到的新生態。還有專家認為,“5G真正的應用場景,80%應該是用在物與物的通信,如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遠程醫療等領域。”這意味着,5G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開啟產業互聯網新階段的貢獻將更為顯著,基于5G奠定的堅實網絡基礎,將助力更多行業轉型升級。
二則對于行業從業者和新進入者而言,機遇和挑戰並存,將倒逼提升知識水平和技能。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產業經濟貢獻》報告就指出,預計2020-2025年期間,中國5G商用直接带動的經濟總產出達10.6萬億元,間接拉動的經濟總產出約24.8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5G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就業崗位。
5G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網絡基石
工業互聯網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支撐力量,開辟了科技競爭、產業競爭的新賽道。5G+工業互聯網的探索實踐,順應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要求與方向。關鍵則在于落實。眼下,如何推動5G與實體經濟融合,如何借助互聯網前沿技術培育新應用、新模式、新業態,如何把握創新機會,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創新商業模式是5G時代的考量之一。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杰認為,5G時代會带來大規模的商業模式的創新,而其中增強移動寬带類的應用會比較早的進入市場。雖然5G面向行業應用、企業應用,但是消費類的應用首先是容易產生商業模式。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認為,互聯網的下一幕是人工智能。AI開始從技術層面走向人們的日常生活。5G時代的到來,或將徹底改變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方向,而AI將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陳歆磊則表示,和過去20幾年不斷涌現新模式、誕生新公司的發展態勢不同,互聯網行業的下半場,互聯網企業應專注于將新興技術與實體經濟相結合,提升精細化管理的水平,在服務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實現行業自身發展。